【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现任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分长沙西部置衡阳郡,衡阳之名,始载国史、地志。之后衡阳郡内,郡、县析置时有,县名更属时变。直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省衡阳、湘东二郡,置衡州,并临蒸、重安、新城三县置衡阳县,州、县同治于今衡阳市区。共和国《湖南古今地名辞典·衡阳市》载:衡阳县设置后,县名未改,县治一迁,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属。
衡阳境域,上古属三苗国地,后属古越人族居之地。商代早中期,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遗址(约3500-约3200年),以及江西省樟树市吴城遗址来看(参见:新湖南/博览·彭雪开谈地名(11)丨长沙地名由来),可能为越人部落方国之域。春秋末属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楚置庞邑为军事要地。秦首属洞庭郡,次或属苍梧郡,再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承阳县,属长沙国。汉武帝时析置钟武县,属零陵郡。共和国《衡阳县志》载: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改钟武县为钟武侯国,直至西汉末政区累改,归属随更。东汉之后,衡阳县域,或析出或重置为蒸阳、钟武侯国、重安侯国、临蒸县,历属零陵郡。
衡阳县域,自古历有庞、酃昜、酃、承阳、钟武、蒸阳、重安、临蒸、衡阳等军事、政区地名,地名历史文化深厚。今择其庞、酃昜、钟武、重安、衡阳古地名,作初步考述。
庞。楚邑。字出甲骨文,字形如高岩下有龙居,本义为厚大。《诗经·小雅·车攻》《国语·周语上》释为此义;亦为地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竞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正义]“庞、长沙出粟之地,竞陵泽出材木之地,此邑近长沙、潭、衡之境……。”上文之“粟”,也可理解为“稻”或粮食。由此推知,庞在今衡阳之境。可能首为战国初或中晚期楚国军邑。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后,或为楚洞庭或为苍梧郡之县邑的可能性较大。
其一,杨宽《战国史·第八章·六》载:公元前257年,楚考烈王封楚大将景阳为临武君,封地在今湖南省临武县一带。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认为:这一时期的封邑,有“临武、我陵、弋阳、上赣及权。”临武君恰是黄歇为楚相是封赏的。由此推知:临武君封邑内享有封邑县内的租税特权,而庞邑,可能先是楚之军邑,因与雠、长沙邑为楚之产粟重地,军邑筑城后,设为庞县邑。因作为军邑,不可能成为产“粟”重地。庞县邑成为楚国末期扼守湘水通往岭南战略要地,其战略地位应不亚于长沙县邑。
其二,楚帛及古籍研究有证。战国中晚期,楚国在湘、资、沅、澧上游,设县或封邑,多分布在重要交通孔道上。钟炜《秦洞庭苍梧两郡源流及地望新探》一文考证:楚国通过对五岭关隘之北的战略要地,设立军邑、税关、封邑、县之办法,实施有效管辖。战国时期,在今湖南境内封九里君(今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越涌君(今常德市夕阳坡二号楚墓)、临武君(今临武县城“花塘龙商周遗址”)。何浩认为,今湖南境内封君少,这可能与楚已在湖南境内设置苍梧郡、洞庭郡、黔中郡、巫郡,并在湘水流域设置长沙、庞、酃昜、兆阝阳等县邑有关。这一说法值得重视。
酃昜。古地名。酃,我在《炎陵地名源流考》一文中认为:古霝字,字出甲骨文,可释为大雨中有冰雹之意,或含有大雨中有雷电闪鸣之意。古越人立邑于霝湖岸北,战国中晚期楚人书写为“酃”。昜,字出甲骨文,字形构意不明。古文中“昜”通“阳”。《汉书·地理志》载有“(交趾部)曲昜”。颜师古注:“昜,古阳字。”酃昜即酃阳。
《包山楚简》中载有“酃昜”。颜世铉先生考证:酃昜(阳)位于湘南衡阳以东。学者多释为楚战国末期之县邑,或为封邑。《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县十三”,其中有酃县。《水经注·耒水》载:耒水北过酃县东,县有酃湖,乡人以水酿酒而美,谓之酃酒;又云:湖边尚有酃县故治。汉酃县以酃湖产美酒而得名。事实上,酃字释义,当为先秦聚落邑,因邑近酃湖,故以为名。秦置酃县,很可能以楚“酃昜”之“酃”转名。
楚、秦于今湖南境内置县,应多于史载数量,由于种种原因,大都湮没无记。因此,楚国在战国中末之际,设置庞、酃县、长沙等县,有考古遗址可证,是不可否定的。
钟武。政区地名。《汉书·地理志上》载有:零陵郡有钟武县。应劭曰:“今重安。”共和国《衡阳县志·大事记》(1978-2003)载:“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始置承阳县,属长沙国。”治今湖南省邵东县原高桥乡一带。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于蒸水之南置钟武县,属零陵郡,治今衡阳县三湖镇富民村富城寺。蒸水论坛《钟武县治古遗址》云:有古城址可考。
钟武何以为名?钟,本义指盛酒的器具。《孟子·公孙丑下》《韩非子·说林下》《说文·金部》,皆释为此义。《诗经·小雅·白华》《周礼》皆指乐器。武,军事。字岀甲骨文,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认为:“武”之本义为征伐示威。《书·大禹谟》《孙子·行军》《说文》皆释为此义。不过,后世训释为“止戈为武”,并非“武”之本义。《湖南古今地名辞典·衡阳市》:因今衡阳境内,有钟山、武水,置县时“以境内钟山、武水得名。”
钟山,今考位于衡阳县金兰镇龙王村与金沙村交界处石荷殿后山,昔有“响鼓坡”(又名神鼓坡)。父老相传:人行其上有“嘭嘭”之声,宏亮震耳,地面亦有震感。武水为蒸水支流,在衡阳县西南部,因有黄町、源江、彭冲、栗坪、石塘冲五溪汇成,故名五水,后谐音成武水。
钟山,武水,得名于何时,难以稽考。从今衡阳县地下出土文物来看,春秋中期后,一支楚人已与古越人,散居在今钟山及武水流域。其时,楚人可能依越语原意音译成楚语(华夏语一支)“钟山”“五水”。楚吴起变法时将“五水”依谐音写成“武水”,亦含用武力“南平蛮越”(《后汉书·南蛮传》)之意。战国末至秦汉之交,钟山、武水,已成为今衡阳县内蒸水流域的著名地域地名,至汉武帝置钟武县时,才有可能以钟山、武水为县名。
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钟武县改称钟武侯国。汉平帝元始元年(1),改承阳县为承阳侯国。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改承阳侯国为蒸阳侯国,与钟武侯国皆属零陵郡。汉顺帝永建三年(128),迁钟武侯国治于江夏郡(今湖北省云梦县境),更改原钟武侯国境域为重安侯国,直至东汉末。
重安,何以得名?
重,本义分量大,后引申为重要、重大之义。《老子·二十六章》《孟子·梁惠王上》《说文·重部》皆释为此义。安,本义安宁,后引申为安定、安适等义。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女子静处室中。《荀子·议兵》《墨子·公孟》《尔雅·释诂下·》皆释为此义。重安,重要安稳之意。
钟武侯国更名为重安侯国,当与东汉顺帝时政局相关。
《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载:孝顺帝刘保称帝时,处境艰危。延光四年(125)十一月,宦官中黄门子程等十九人,杀江京、刘安等,扶刘保“继皇帝位,年十一。”由于年幼,大权旁落于黄门宦官之手。即位初,前后天灾人祸不断,可谓内忧外患。其时,衡阳境内,因刘望自称天子被杀后,为安定境内刘氏诸邑,另分封王子为重安侯国。
衡阳。《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载:吴太平二年春“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并分湘南县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衡阳之名,始载国史、地志。共和国《衡阳县志·大事记》:“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设衡阳县、衡阳郡。”衡阳县属衡阳郡,县治今衡山县沙头乡老粮仓至千滩上一带,县治附设在郡治(兜率寺侧)外城。因衡阳郡治处“衡山之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亦云郡治湘南县(今湖南湘潭县西涟水北岸)。我认因分长沙郡西部为衡阳郡,郡治当以治今衡山县沙头乡为是。
衡阳何以为名?我在《衡阳地名源流考》一文中有详考,今不赘述。吴太平二年(257),又改重安侯国为重安县,改蒸阳侯国为蒸阳县。以上二县皆属衡阳郡。共和国《衡阳县志·沿革》详载南朝宋、齐、陈各朝政区频调,归属随更之状况。共和国《衡山县志·大事记》载: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因避衡阳郡、县同名,故改衡阳县为衡山县。隋开皇九年(589),并临蒸、重安、新城三县置衡阳县,沿袭衡阳郡名。
唐武德四年(621),衡阳县复名临烝县(烝同蒸),唐开元二十年(732)又复名衡阳县,县治亦为衡州治。元为衡州路治,明、清为衡州府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析县境东南,置清泉县,两县同治一城。民国元年(1912)并县为府,次年裁府置衡阳县。后历为道、专区、地区、公署、市治驻地。
共和国成立后,置衡阳县,治原址。1952年7月衡阳县治,迁入西渡镇。自民国以来,衡阳县名不易,县治一迁,归属随区划调整而累更,1968年属衡阳地区,1983年5月属衡阳市。
县境地处湘中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湘江流经东南边境,蒸水自西向东南流入湘江。交通方便。农产有水稻、湘莲、棉花、甘薯、豆类等。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畜禽饲养业较发达。土特产有油茶、台源乌莲、洪市荸荠。矿产有沙金、瓷泥、煤、高岭土、石灰石、重晶石。工业有水泥、化肥、水电、机械、电子元件、玻璃、造纸、印刷、纺织、食品等。古迹有王船山故居、王船山墓、道子坪东汉墓。纪念地有夏明翰烈士故居等。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 咪 刘韵霞 龙子怡
本期特别鸣谢衡阳市委宣传部
往期回顾: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