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⑰|雨花地名由来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18 22:05:06
首页头条收录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雨花区域,旧时历属长沙县、善化县,后属长沙县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雨花区》载:民国22年(1933),为长沙市第四区管辖。民国26年(1937),长沙市城区与郊分治从城区析岀4个乡为郊区之域民国30年(194110月,改乡为4个民国32年(194312月4个改为文艺、金盆、岳麓、会春4个区。1949年10月1日,置文艺、金盆、岳麓、4个区公所。1950年3月,长沙市郊区(县级),辖文艺、金盆、岳麓、4个乡。1996年7月,撤郊区置雨花区,以名胜雨花亭为名,区治万家丽中路三段。

郊区。郊,城市周边地字出金文“老子甲一九”。《书·费誓》:“鲁人三郊三遂。”孔颖达疏:“王国百里为郊。”《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土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郑玄注引杜子春云:“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应置疑。《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即城邑周边之域,可信。

区,古文中多指地域。《书·康诰》《论衡·辨崇》、西晋潘岳《籍田赋》皆释为此义。后多引申为行政区划单位:如自治区、市辖区、县辖区等。郊区,实指城市周边的市辖区,一般设置为县级行政单位。共和国成立后,中等以上城市多设郊区(县级)。

雨花,县级政区地名。清同治《善化县志·省脉图》:雨花亭在城南里黄土岭之东。雨花称名雨花亭。

雨,从云空中落下的水滴。字出甲骨文,字形上部为一横,下部像雨点落下状,“一”表示天可释为天下雨。《诗·小雅·甫田》:“以御田租,以祈甘雨。”《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皆可释为此义

花,古文花、互通,多指植物的花朵。《·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吕氏春秋·仲春》:“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广雅·释草》:“,华也。”王念孙疏证:“顾炎武《唐韵正》云:‘考花字自南朝以不见于书’……唯《后魏书·李谐传》载其《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曰‘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苑(艺)之英华。’花字与华并用。”由此可知,花、华并用,可能始于后魏。

亭,古今文本义指路旁供人停宿饮食的地方。《韩非子·内储说上》:“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风俗通》:“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说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辞海(缩印本)》载:秦汉时,县辖乡,乡辖亭。“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亭长职责是“求捕盗贼”,又负责官宦旅人亭里宿饮食之事,故为亭长。

雨花亭,缘何得名?至今难考。有联曰:“雨借风雷惊环宇,花凭馥郁漫三湘。”传为得名依据,不可信。清同治《善化县志》:“雨花亭,县东七里,祀李公普佑真人,红龙白马三郎,咸丰二年(1852)兵燹,后众姓重修。”又《省脉图》云:“雨花亭在城南里黄土岭之东。”《增订湘城访古录》:“在市东南七里黄土岭之东,今就其地建真人庙,四山环抱,清雅宜人,古木参天,池塘可鉴。”雨花亭,为庙宇式物侯地名。清代当为道院亭阁式建筑。当地父老相传:雨花亭最早用建南岳大庙所剩材料建造。《天下南岳》载:南岳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此说若可信,雨花亭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原雨花亭,由李公庙、关帝庙和雨花亭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坪前有“掩山塘”。庙宇三进,庙门三拱,中门嵌“雨花亭庙”字,庙殿供祀李公、观音、龙王。李公庙右侧为关帝庙,庙门前有石象一对。关圣殿上有雨花亭,为三层约20余米高的六角亭,有木梯盘旋而上,中层门上镌“雨花亭”三字。登此亭可瞰长沙城全貌。抗日战争时长沙大会战,关帝庙、雨花亭均夷为平地,仅存李公庙。1952年李公庙归公。1956年庙址征用后遭受毁坏,今仅见原关帝庙门口一对石象。石象高116厘米,左象完好,右象二足断。长沙市已规划雨花亭遗址公园。

境内有魏家大堆汉墓、圭塘河、清泉寺等古迹名胜,蕴含地名历史文化,皆可考述

湖南文物概览》载:魏家大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黄土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内,为一大型汉墓。墓为一隆起的大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因原地属魏姓所有,故称魏家大堆。长沙解放前曾有人在此盗掘出汉代文物。1952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确认其为一座大型汉墓,随后即予以保护。现墓葬区域已被学校围作苗圃和绿化区,堆上树木葱茏,有两条小径可通其顶。1974年,文物部门曾在大堆西侧发掘一座战国晚期的土坑木椁墓,葬具为一椁二棺,保存尚好,出土有陶瓷、铜器、漆木器等名贵文物20余件。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圭塘河。位于雨花区东南部。1973年在原自然水港基础上,截弯取直开挖成人工河,其中游流经圭塘,故名。源出长沙县石门乡,流经长沙市雨花区圭塘街道办事处、洞井街道办事处、雨花亭街道办事处、黎圫街道办事处,于花桥注入浏阳河。长11公里。河宽24-30米,河深3-4米。河床总落差14米,最大流量2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达80平方公里。灌溉沿岸2万多亩农田。河上有公路桥2座。圭塘原名龟塘。《图书集成·职方典·长沙府部纪事》载:“晋,泰始(265-275)中有神龟白色,其形长四、五尺,出于水中,巡行岸上。”故名龟塘。《宋史·食货志》云:“初,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龟塘,溉田万顷。”龟塘地名以谐声成圭塘地名,当在1973年。

清泉寺。原名龙头庵,后又称简公庙,位于长沙市今雨花区洞井镇歇马岭,距长沙城东南约十八公里。庵前厅为关圣殿,庵正门嵌有对联,庵后堂为观音殿。明代中期龙头庵更名清泉寺,并新建了南岳行宫。行宫右侧又建伽南庙。明清时有《过清泉寺》《游清泉寺》等诗咏之。后累修累毁。20世纪60-70年代,寺庙遭毁,文物被焚。今存道光二十八年(1848)和咸丰四年(1854)香客捐铸的两个大古磬,敲之声传数里。二十世纪末重建清泉寺,今辟为雨花区旅游景点。

《湖南行政区划大典•雨花区》雨花区有关史料载:境内地处长沙盆地,山地纵横,丘岗平川交错。气候温湿。河溪纵横。境域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蕴藏矽砂、石灰石等矿产。生态环境较优。富有农产,盛产稻、猪、;匙吻鲟历为特产。工业有雄厚基础,多汽车制造工业。有东塘大型商贸圈、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企业、高桥大市场陆、水、空交通发达。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同升湖等民办教育知名全国。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较多。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拥有各类科研人员8.2万人。洞井镇舞龙、舞凤民间艺术,2007年入选首批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区境依次有“高铁之城”“产业之城”“自贸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之称誉。现城区楼宇林列,街道纵横、人车如织,旧貌不识。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咪 刘韵霞 杨子情

本期特别鸣谢雨花区委宣传部

往期回顾: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① | 炎陵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②|茶陵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③|攸县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④|醴陵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⑤|株洲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⑥|天元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⑦|荷塘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⑧|芦淞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⑨|石峰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⑩|渌口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⑪|长沙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⑫|星沙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⑬|芙蓉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⑭|天心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⑮|岳麓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⑯|开福地名由来

责编:杨子情

一审:杨子情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