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③| 攸县地名由来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06 12:19:40
首页头条收录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清同治《攸县志》认为:“此不易之说也。”攸县,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

攸县酒仙湖渔火

攸,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数条小溪,本义含有河流曲行远导之意。释义一曰地名,二曰方国名。甲骨文中有帝辛“在正月,王来正(征)人方,在攸侯喜鄙永”记载。《殷墟卜辞综述》确认:“攸地之永,即今永城(注:攸国永邑,在今河南商丘永城市境内)。”

中国民间第一所书院——石山书院

攸国为商王朝后期方国,攸侯喜为商末攸国最后一位国君,因力助商朝而败,被迫率族逃亡于西、南,分族隐居,后世“不知所踪”。或言后裔一支族居在今湖北省荆州市一带,在西周末迫于楚人之威势,有可能从荆州一带,隐居在今攸县黄丰桥镇柏市社区(原柏市乡)一带,与扬越人混族而居。共和国《攸县志》(1986-2010)载:柏市镇墙背村,发现商代下茶文化遗址;柏市镇柏市村(今黄丰桥镇柏市社区)发现商、西周、汉文化遗址。这可能是扬越部落为主与南迁古攸人,共创的文化遗存。

攸县县城一角

“攸”,作为自然地名,上古时多指某种河流名称。在《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孟子·万章上》《说文·攴部》均有“攸”字之载。在古文中,“攸”通“悠”。段玉裁认为“水之安行为攸”。“攸”的得名,亦有迹可寻。

攸境上古属三苗国地。春秋时多为扬越人境地。春秋中期后,为楚国势力范围。战国中后期,攸境属楚苍梧郡。《株洲市文物名胜志》载:今湘东主体地域沿湘江、洣水、渌水(古漉水)、攸水等河流两岸,在夏代已出现少量越人的印纹硬陶文化,从商至东周早中期,印纹硬陶文化,已占主导地位。攸水上游柏市镇发掘的“下茶文化”和“柏市遗址”,说明早在商代至周末,这儿是古越人及南迁古攸人的聚居地。

春秋初,越、楚人及南迁古攸人,共居今攸水上游溪流两岸,伐木架屋、烧荒垦田种稻(糯、黏),取清澈的溪流水,酿酒敬祭山川、日月、祖宗、神灵后自饮,久成习俗。因聚居地山川悠远,流水曲长,故取名为“攸”;也可能是南迁古攸人将“攸国”古地名,移借于此,后形成地域地名——攸邑。战国中期末遂成政区地名。《水经注》云:攸县“即溪以名县也”。由此观之,当时攸县县治,在今攸水中上游,即攸溪流经的地方。

酒仙湖景区水云桥

战国中期末,楚国强征南楚后,是否在今攸县境内设置攸舆县,史无明载。我在《攸县地名源流考》中有考释。今不赘述。据1985年以来攸县柏市镇地下文物普查,发现有大型汉墓群,有汉“五珠”圆形方孔钱模具。有封侯山,有上岭街遗址。这很可能为楚国设置的攸舆县治之后的部分遗存。正如这一时期,在今茶陵县秩堂镇发现有小塘古城遗址一样,很可能是楚国在今茶陵境内设置的荼(茶)陵县治。当然,战国中期末是否置攸舆县,有待于有价值的古文献及出土文物去证实。

秦置攸县。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载有秦苍梧郡,郡辖“攸”县地名。战国中后期,楚悼王以吴起(前386-前381)变法图强,几年时间正如《史记·吴起列传》所说:“南平百越,北平陈、蔡。”秦、晋也为之震惊。《后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2003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十几万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的记载。秦初多沿袭楚制。《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国约在楚威王时(前339-前329),设置黔中郡、巫郡,辖地今湖南西南部和贵州省东部等广大区域。

攸县高新区一角

由此推知,在战国中后期,今湖南境内设置的“洞庭郡”“苍梧郡”“黔中郡”“巫郡”,实为楚吴起变法时或后所设置。依当时推测,洞庭郡治当以今长沙为中心(注:关于“洞庭”“苍梧”两郡郡治,今学术界有争议)。我认为苍梧郡治,首以今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为中心,战国末秦攻楚时,可能移治长沙。秦置洞庭郡后不久,将秦苍梧郡治,移治长沙。今考楚黔中郡(亦云楚巫郡)郡治,可能在今湖南沅陵县城西(黔城)。《元和郡县图志》载:秦黔中郡治在沅陵县西二十里。今考这些地方都发现战国大型楚墓遗存,发掘楚、秦200多座混葬墓遗址。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灭楚置攸县时,遭攸县利乡人反叛,秦撤攸县归阴山县,属苍梧郡。这便是《奏谳书》中所称之的“攸”县。其时秦洞庭郡治(今长沙市),也遭楚人反叛,秦便屠毁长沙古城,撤洞庭郡为苍梧郡,后并入黔中郡。张春龙先生依《里耶秦简》“邮路”推定,秦己置长沙县。文选德先生《湖湘文化古今谈》认为:后因秦黔中郡域过大,不便管理,旋又分“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长沙郡。

我们认为《包山楚简》及今长沙五里牌楚简,均见“长沙”地名。《长沙地名源流考》认为:“长沙”之名,首载《逸周书·王会篇》,商末为扬越“沙”方国地名,周初臣服于周得名“长沙”,仍为方国。长沙,自古历为扬越部落方国都邑,楚、秦于此设郡置县并不难理解。

《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秦郡……”县十三:有临湘、罗、攸等载。历代国史、省、市、县志,皆认为:西汉高帝(祖)五年置攸县,以攸溪名县。清同治《攸县志》载:攸县古治在“县极东”。据《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记: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太初元年(前104)国除。

在此之前,攸县治今黄丰桥镇柏市村一带。因发现商末聚落遗存;又据《攸县志》(1986-2010)载:在黄丰桥镇柏市社区、网岭镇罗家坪村杨家洲,均发现“西汉五铢钱范”。西汉初规定:侯国可铸钱,不受法律限制。汉武帝治政后期才收为国有。由此推知:刘则封为攸舆侯不久,将攸舆侯国治及县治,从今黄丰桥镇柏市社区一带,迁治于网岭镇里旺村小山塘。《里旺古城即攸县故城解读》一文认定:今考古发现网岭镇里旺村有西汉“古城遗址”;网岭镇罗家坪村杨家洲有东周两汉古墓群。皆可佐证以上说法。

攸县改称攸水县,当在南朝陈(558-589)之间。清顺治《攸县志》:攸县“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2005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南朝梁、陈间以攸县改名,治今湖南攸县东北。”2002年《攸县志·建置沿革》:“(南朝)陈(558-589)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已(561)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2010年《中国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古县名,南梁、陈间以攸县改名。”因攸溪流经此处,河床渐宽,水流渐丰,故改攸溪为攸水;又将攸县改称攸水县,以攸水名县。

之后分攸水县置安乐、新兴两县,至唐贞观元年(627),又复名攸县,县治仍驻原攸水县治。攸县县治,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至唐末一直于此未迁。《大清一统志》载:五代梁楚国迁攸县治于今址(注:今城关镇,2011-2013年析为4个街道办事处),应是从攸水县治迁来。今发现网岭镇里旺村的“古城遗址”,也应是南朝陈(561)设置的攸水县治无疑。

隋开皇九年(589),攸水、阴山、茶陵、建宁并入湘潭县,初属衡州,大业三年(607)属衡山郡。唐武德四年(621),析湘潭县地置建宁、安乐、新兴(安乐、新兴均从攸水县地析置)、阴山、茶陵,并置南云州属之,《新唐书·地理志》载:州治驻原攸水县治(今攸县网岭镇里旺村,亦说在罗家坪村)。唐贞观元年(627)撤南云州,将所属五县合为攸县,属衡州衡阳郡。唐武后圣历元年(698)析出攸县所辖茶陵旧地,复置茶陵县,属衡州衡山郡;复置建宁县,属潭州长沙郡。唐天宝八年(749),复置湘潭县,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属潭州。

至此后,攸县称名不改,境域初定,县治一迁,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属;直至1983年7月由湘潭市划归株洲市,至今不变。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咪 刘韵霞  颜青 文学容 周凯清 曹利 胡莘笛

本期特别鸣谢中共攸县县委宣传部

往期回顾: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① | 炎陵地名由来

博览·彭雪开谈地名②| 茶陵地名由来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