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生物学、地理被调整为等第制,是不是意味着随便学学就好?”“体育分值上涨,家长们是不是又得开始‘卷’体育了呢……”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公布了新一轮的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改革旨在进一步推进减负提质、促进教育公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3月25日,多位教育专家对改革方案提出了独到见解,共同为长沙教育的未来发展把脉。
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的生物课堂
破除功利化,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自2006年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长沙市建立完善了“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的中考中招制度体系。但是,当前仍然面临学业负担重、教育焦虑等挑战,亟需深化中考改革破解这些教育难题。
“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就是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旭表示,此次调整核心意义在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设置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不断提高中考命题质量,落实减负提质。同时,完善高中录取规则,整合高中招生录取批次,优化指标生分配办法,规范政策性优待项目,促进教育公平。
“社会、学校和家长要转变功利化教育观念,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五育并举。”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刘玉岳表示,生地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激发学生地理生物学习内驱力,借“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全国推广应用之机,加强生地课改。“学校要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摒弃教学功利化,重视教研,积极课改,激发兴趣,回归教育初心,积极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做教育家型教师。”刘玉岳说。
试题难度不变,注重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生物学、地理调整为等第制,是否会增加考试难度来提高区分度?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试题难度问题”成为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表示,中考试题结构、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等核心指标保持不变。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聚焦主干知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内容不超课程标准,不与奥赛内容挂钩,不出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聂庭芳告诉记者,生物学、地理虽然调整为考查科目,但仍然是初中毕业认定和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有利于指导学校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避免机械化刷题。“这也将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沙市立信中学校长武建谋则认为,生物学和地理学科由分数制调整为等第制,其目的就是降低考试难度,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他表示,教育培养人应该坚守长期主义考量,尽管自2025年起,初二生物学和地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但这两门学科对学生未来进行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有着紧密联系。
多维度评价,让孩子全面发展
“我认为,此次长沙中考新规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于高质量教育水平的殷切期待。”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羿莎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指标生分配方式的调整,允许考生填报两所优质高中的指标生志愿,将有利于增加考生的选择权,提升考生升学的灵活性和就读优质高中的概率。同时,通过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单一分数评价的片面性,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还有生物学和地理科目改为等第呈现,将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过度“刷题”现象,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体育分值的增加则反映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总的来说,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回应了社会对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也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羿莎表示。
记者了解到,长沙还将加快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逐步提高优质公办高中招生规模,缓解人民群众中考升学焦虑。同时,统筹推进“双减”落地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作者:杨斯涵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