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日本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流感,累计感染病例超950万例。更令人扼腕的是,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在此次流感潮中因并发肺炎猝然离世,年仅48岁。其经纪人透露,她因忽视早期症状、延误就医而酿成悲剧。这一事件将流感的凶险性推至公众视野——看似寻常的呼吸道疾病,何以致命?
流感之殇:并发症与高危警示
流感致死主因并非病毒本身,而是其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1.肺炎:病毒直接侵袭肺部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呼吸衰竭,ICU重症患者死亡率可达30%-40%;
2.多脏器衰竭:免疫过度反应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损伤心、脑、肝等重要器官;
3.神经系统损伤:如病毒性脑炎,表现为意识模糊、抽搐等。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老年人(≥65岁)、儿童(<5岁)、孕妇;
-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BMI>30)患者;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化疗、器官移植术后人群)。
香囊溯古:草木芳华御疫疠
《黄帝内经˙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兼顾驱邪,重点在于防御。中医千年传承的“治未病”智慧--芳香辟秽之香囊,或许能为现代人提供一道独特的防线。
“樱桃西子香囊袖,龙神玉佩翡翠裙。”香囊在我国已有几千年使用历史,作为文化载体沿用至今,有祈求平安、纳福之意。早在《礼记·内则》中就有香囊雏形的记载,历经多年。
香囊的制作一般选用气味芳香,开窍醒神之类的中药经过配比而成,有芳香辟秽、避瘟祛邪的功效。香囊中所含药物挥发性成分在空气中挥发时,对空气中的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挥发性成分被吸入时,对存在呼吸道中的病毒和细菌起到一定程度的杀灭作用,同时也能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促进分泌型的免疫球蛋白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香囊配伍:君臣佐使显匠心
制作香囊的药材主要以芳香类中药材为主,其具有化湿,解表,理气,醒脾,辟秽,开窍,解郁等功效。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适合在家中日常使用的香囊配方:
配方一:芳香清瘟香囊
组成:
艾叶5克、苍术5克、紫苏叶5克、香薷5克、薄荷5克、厚朴5克、石菖蒲5克、草果5克。
制法:
1.将上述八味,粉碎成粗粉,混合。
2.将药材粗粉用布袋或茶叶纸包装好,封口即可。
配方二:辟秽祛邪香囊
组成:
艾叶6克、广藿香6克、薄荷6克、石菖蒲6克、冰片2克。
制法:
1.艾叶捣成艾绒。
2.广藿香、薄荷、石菖蒲粉碎成粗粉。
3.将艾绒、药材粗粉、冰片粉一起混合,用布袋或茶叶纸包装好,封口即可。
配方三:强体醒神香囊
组成:
丁香2克、荆芥穗2克、紫苏2克、苍术2克、肉桂2克、辛夷2克、细辛2克、白豆蔻2克。
制法:
1.将上述八味,粉碎成粗粉,混合。
2.将药材粗粉用布袋或茶叶纸包装好,封口即可。
注意事项:将香囊佩戴于贴近口鼻处(如胸前衣襟),或悬挂于室内通风处。7-10日定期更换药材以保功效。孕妇、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及对中药过敏者慎用。
“囊纳乾坤草木心,香浮日月岁时深。”小小香囊,承载着中医“天人合一”的智慧,亦是对健康的殷切祈愿。然需谨记,香囊非万能之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窘迫等重症,务必及时就医。
冬春之交,流感肆虐,愿此囊中百草之香,伴您正气充盈,邪不可侵。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任泓溪 吴泳蓉 蔡嘉洛 孙贵香
责编:郭芝桃
一审:郭芝桃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