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英语音标体验课堂、家乡推介会、体验当地特色玉米试验地等一系列活动,深受到当地群众欢喜。
(实践团成员讲解英语音标)
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学生讲解了国际音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将英语音标与汉语中的拼音进行类比,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音标在英语发音中的重要性。另外对单元音的发音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并对一些常见的发音误区做出纠正。
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实践队成员提前设计一系列发音练习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朗读例词、联想汉语拼音进行记忆等方法,探讨如何发出标准的英语语音。同时,老师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拼读练习以及一对一纠音,多数同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单元音音标的发音规则。此外,陈卓带领学生对所学的音标进行回顾,学生在回顾思考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增添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学生认真听讲)
(“家乡推介会”活动)
(当地学生用英语向实践团介绍家乡)
在“家乡推介会”活动上,学生们精心准备,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素材,讲述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慈利的特色美食,包括慈利米粉、腊肉、土家酱香饼,同时对慈利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进行介绍和推荐。实践团成员在聆听学生的分享中感受其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其中卓黎明同学用英语介绍家乡的美景与文化,表达其对家乡未来美好发展的祝愿,赢得了在场同学的掌声。
在慈利县阳凤坪村试验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参与了采摘当地特色玉米品种——水果玉米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不仅让成员们体验了农作的实际操作,更让他们对农业科研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有了直观的认识。提升农产品品质,是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地博士的科研工作,正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支部书记唐斌还特别介绍了当地特色文体活动——泥地运动会,它将体育与农业相结合,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对农业科研和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团成员讲解课程内容)
(实践团成员提问)
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和英语表达能力,7月11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凤坪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开展一堂以 “多元文化探索”为主题的英语国别文化课。此次课堂由实践团成员陈卓担任主讲人。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以英语国家地理图片导入主题,带领学生了解各英语国家,重点介绍英国的文化特色。实践团成员讲解英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国旗设计,并解释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在带领学生浏览伦敦、爱丁堡等著名城市风景以及大本钟、泰晤士河等地标性建筑过程中,营造了轻松有序的课堂氛围。
此外,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英国政府的组成体系及其运行方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将英国的政治体系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使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实践团成员设计一系列互动环节,包括文化问答和角色扮演。学生在“一答一演”中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牢记于心。
此次英语国别文化课程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在思考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还有利于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升知识素养与教学技能。( 周文朝 张世佳 李锦 熊嘉仪)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