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推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增效
新湖南 • 综合
2025-03-07 16:10:44

向玉凤

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不仅是提升事业单位整体效能的关键路径,更是应对复杂多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的业务模式和工作方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政工工作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策略

理念创新:树立一体化工作观

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索中,理念创新是引领变革的先导。树立一体化工作观,意味着要打破传统壁垒,将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认识到,政工工作不仅是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更是推动业务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支撑。一体化工作观的树立,正是为了在实践中实现政工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一体化工作观还强调利用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现代管理工具,对政工与业务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和优化。某事业单位引入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绩效评估系统,通过对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该系统不仅帮助管理层更加精准地把握工作重点,还为员工提供了个性化的成长路径规划。这一案例表明,一体化工作观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更是实践中的一场深刻变革。在理论支撑方面,一体化工作观可以借鉴协同理论的分析框架。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是推动系统发展的关键。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政工与业务两个子系统在目标、资源、流程等方面实现高度协同时,才能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因此,树立一体化工作观,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流程优化等手段,促进政工与业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机制改革:构建协同工作机制

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索中,机制改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对于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协同工作机制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工作界限,实现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这要求我们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设立跨部门协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确保信息流通顺畅,决策执行高效。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理论至关重要。通过设定明确的项目目标、时间节点与责任分配矩阵(RACI),可以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专人负责,避免责任不清导致的推诿现象。此外,采用敏捷管理方法,鼓励快速迭代与持续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升工作效率。

人才培养:提升政工与业务能力

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的路径中,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针对政工与业务能力的双重提升。当前,许多事业单位面临着政工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业务人员缺乏政工素养的双重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确保政工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还能深入理解业务知识,而业务人员也能在业务操作中融入政工理念,实现双向提升。具体而言,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可以引入“双导师制”,即每位政工人员配备一名业务导师,同时每位业务人员也配备一名政工导师,通过定期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双方知识与技能的互补。此外,还可以借鉴“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该模型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技能测试、行为观察和业绩指标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具体融合路径

定位政工工作的新角色

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索中,定位政工工作的新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观念下,政工工作往往被视为独立于业务工作之外的“软任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观念亟需转变。政工工作应被重新定位为业务工作的“灵魂导师”和“文化基石”,在推动事业单位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定位政工工作新角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政工工作视为激励因素,通过满足员工的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政工工作还应承担起塑造事业单位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成为连接员工与组织的桥梁,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愿景相结合,共同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业务流程中的政工嵌入

在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中,政工嵌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旨在实现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政工嵌入意味着将政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在业务推进的同时,也能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实现政工嵌入,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这包括明确政工嵌入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以及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提升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融合

在探索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具体路径中,利用数字化手段无疑是一条高效且创新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某事业单位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数据共享与流程对接,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在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更在于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行动。该事业单位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预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通过线上平台推送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心理辅导,有效预防了思想问题的发生。这种基于数据的精准干预,不仅提高了政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东芳.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21,(11).

[2]窦双旺.探讨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今日中国论坛.2022,(1).8,11.

[3]徐峰华.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互动并进[J].祖国,2019(23):109+97.

[4]任文厚.事业单位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水利,2019(11):11-12.

[5]王燕群,李英辉.实现党务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11-26(007).

(作者系花垣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政工师)

责编:杨柳彬

一审:杨柳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