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营”出“新”高度 ——湖南湘江新区以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
新湖南 • 综合
2023-04-24 15:36:39

周佳

4月17日—19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暨第三届“双创”大赛启动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举行。

湖南湘江新区,这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再次凭借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出圈”,赢得了高层次人才、留学生代表、海归创新创业者的频频“点赞”。

他们说,湘江新区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产业集群、服务配套、优惠政策等叠加优势,而且对企业的服务无微不至,“这是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环境。”

他们说,湘江新区及其企业具备开放包容、活力友好的特质,“这里非常吸引人”。

他们说,湘江新区有贴心的人才服务、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工作生活在新区,让我舒心又安心。”

从全国第一个正式运营启动的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揭牌,到湖南首个国际社区洋湖国际社区设立,再到海归论坛、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的成功举办,近年来,在湖南湘江新区统战工作部的护航下,新区频出“新”招,着力构建国际化服务体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温暖坚定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近悦远来,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里振翅翱翔。

政企“早餐会”、“雷锋式”服务 、“面对面”上门走访——

精准对接,服务企业生产发展全周期

一边是热气腾腾的早点,一边是氛围轻松的畅聊,2022年11月9日,一场轻松愉快的政企交流早餐会在湖南博云新材料创新工业园举行。在烟火气与发展味的交织下,湖南湘江新区统战工作部(群团工作部)部长、岳麓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柳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新区新材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链长、校长、行长、盟长共话企业发展,共谋产业未来。

这是湘江新区倾听企业家心声,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困难,帮助企业项目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与企业家共同探讨产业链发展思路的常态。

志在长远谋发展。湘江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引进一个项目,赋能一家企业,悉心服务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并在其成长中不断解决发展“堵点”,全力助推助跑。

除了举办政企“早餐会”,湘江新区还组建“雷锋式”服务专班、举办企业家座谈会、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服务、联企干部“面对面”上门走访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将企业的关心事、忧心事当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把服务主动靠前,精准高效办实事,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举行政银企大型对接会,为政府、银行、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构建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护航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湘江新区统战工作部(群团工作部)还充分发挥统战群团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一把手”亲自带队走出去,宣介新区,将企业请进来,把项目落下来,持续深入推进产业链建设,助力湘江新区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四个新区”,着力构建”3+3+N“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创建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如今,湘江新区每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都凝结了湘江新区优质服务赋能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成长的生动实践。在湘江新区用心用情用力的服务下,各省市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强区的根基越夯越实。

对此,企业最有发言权。

“没有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没有三诺生物今天的发展。”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黄安国感慨道。从一间50㎡实验室起步,到现在20余万㎡的园区;血糖仪等产品已服务2300万个人用户、3000多家医院、销售到全球各国。扎根湘江新区20年的三诺生物已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血糖仪第一股。

“新区这几年提供的各项政策支持加速和助推了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好的营商环境让兴盛优选‘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刚刚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兴盛优选,谈及其这几年企业得以飞速发展的缘由时,其总裁助理李浩将原因之一“归功”于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企业发自内心的点赞,成为湘江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最客观的评价、最有力的证明。

“办不成事”窗口、“免申即享”“一枚印章审批”——

刀刃向内,强劲为企惠企服务效能

在湘江新区管委会第三办公区域的政务服务大厅,一个挂着“办不成事”标识的窗口,格外醒目。

这是2022年3月28日,湘江新区率先在长沙开设的,这个窗口专治“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专解“急难愁盼”。

翻开“办不成事”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一年来窗口解决的各种在正常窗口难办理的“疑难杂症”,每一个事项的反映时间、具体问题、责任部门、办理情况、反馈日期、回访满意情况等都记录详实,无不体现着湘江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良苦用心”。

他们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聚力效能变革,推动改革、提高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因为他们深谙,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必须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脱离了效能变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便会动力不足。

于是,湘江新区结合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市场主体,围绕提升行政效能、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涉企服务、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除了开设“办不成事”窗口,湘江新区还率先全省探索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湘江新区,按照政策实施范围和条件,对于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明确支持对象和金额的企业,实现“零申报、零跑腿、零成本”,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

与此同时,湘江新区还将行政事项集结、印章归一,将6个部门45项政务事项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新设企业审批时长控制在1个工作日内,最快2小时办结;印发《湖南湘江新区办事指南》,将政务服务流程详尽图示化,投资投标办事攻略全有,所有信息公开透明;在湖南率先实现新区承接的所有审批事项在“在线平台”办理,被誉为“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湖南样本”……

让群众少跑腿,让办证更便捷,在湘江新区这些惠企举措,实实在在,可感可知。

湖南湘江新区宁乡经开区的楚天科技产业园,从选址、设计、施工到最终交付,只用了短短45天就建成了一座符合GMP要求的高标准的无尘洁净工厂。而据楚天思优特总经理陈鑫介绍,“建成同样的工厂,行业里一般需要3个月甚至半年,可以说这栋厂房创造了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这便是对湘江新区审批效率、服务效能的最佳注脚。

乘改革发展东风,迎春色满园万紫千红。湘江新区将继续坚守“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