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让他活得与别人不一样
——《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序
文/甘建华
1988年夏秋间,洛夫先生偕夫人首次返回大陆,在家乡衡阳探亲访友、祭奠父母。之后与几位台港现代派诗人结伴,壮游故国河山,行遍长沙、湘西、杭州、绍兴、上海、北京、桂林、广州、深圳,受到各地文学界朋友的热烈欢迎。《求是》杂志发表诗人叶延滨的纪行文章《漓江秋月夜》,《人民日报》发表诗人赵丽宏的诗歌礼赞《心中的树——致洛夫》,足见洛夫先生为两岸文化交流和破冰之旅所做出的贡献。
洛夫先后获得中国颇有影响的两项诗歌大奖:2004年6月,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5月,首届李白诗歌奖,奖金50万元,这是中国诗人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额。2017年11月,适逢中国新诗百年庆典,全球华语诗人终身成就奖评选揭晓,自胡适、徐志摩、郭沫若、戴望舒、闻一多、艾青、冰心以降,洛夫排名第十五位,更在台湾诗人中排名居首,与上述诸位先贤的头像刊登在活动纪念册封面。
2018年3月17日上午,潇潇春雨中,我策划并受邀主持的《洛夫诗歌演诵集》首发式,在衡阳图书城隆重举行。洛夫先生发来视频表示祝贺并致谢忱,虽然神情有些倦慵,说话有些迟钝,但是看不出多么明显的病态。第二天中午12:28,我正与文友们在衡南县洪山镇美丽乡村观赏桃花,正念叨着洛夫先生的《与君谈诗》:“你们问我什么是诗/我把桃花说成了夕阳/如果你们再问/到底诗是何物?/我突然感到一阵寒颤/居然有人把我呕出的血/说成桃花”。忽然收到他的微话,只有3秒钟,开头的声音含混不清,只听其夫人在旁边说“好了好了”,猜测他是想给我说点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发给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微信。15个小时后,即3月19日凌晨3:21,九旬诗翁猝然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洛夫谢世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世界华语诗坛和中国文化界、文学界的重大损失。由于他是一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诗人,也是一位知交相识满天下的诗人,文化之旅曾经遍及世界各地,并连续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艺文活动,所以迅即引发全球追思哀悼之潮。
3月21日,世界诗歌日。由我和衡阳市作协主席陈群洲、衡南县作协主席曹希荣牵头组织,湖南衡阳文学界百余位作家、诗人及洛夫衡阳3所母校校长、省市十来家媒体记者,手持黄色的菊花,沿着洛夫当年读私塾和小学的山路,汇聚衡南县相市乡托塘村燕子山洛夫旧居,深切缅怀从这儿走出去的世界华文诗坛泰斗。仔细听过我撰写并现场宣读的悼词后,洛夫胞弟莫运征老人与亲友们泪眼婆娑地说:“没想到我们有一个这么伟大的哥哥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政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中央权威媒体和《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强势媒体,《湖南日报》《潇湘晨报》《湘声报》《长沙晚报》《衡阳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融媒体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时刻和中诗网、中国诗歌网,台湾、香港地区及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境外媒体,均及时报道了这个全球首场追思会。湖南省诗歌学会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诗魔洛夫逝世,家乡山河同悲》,发布湖南各地诗人悼念洛夫的诗作及活动信息。22日,《衡阳晚报》推出“诗魔的乡愁·纪念专版”。23日,《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发表我的散文《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24日,《衡阳作家》推出厚达90页的“纪念洛夫先生专刊”。25日,《衡阳日报》文化周刊头版整版配图再次发表我所撰《诗魔洛夫的乡情》,新浪网首页推送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许戈辉采访洛夫视频《追忆洛夫:我的人生经过了两次流放》。就在同一天上午,加拿大多伦多湖畔书院院长古土(陈畅鸣)率众举办“洛夫诗歌朗诵赏析追思会”。下午,衡阳诗歌学会、迴雁诗社主办“因为风的缘故——悼念洛夫先生专场诗歌朗诵会”;广东中山市文化界举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洛夫先生追思会”;杭州纯真年代书吧女主人朱锦绣筹划出资,紧急赶印一本180页的《烟之外——纪念洛夫诗文集》,并邀请杭州市作协和《江南诗》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洛夫诗会暨洛夫诗歌论坛”。
紧接着,北京、海南、深圳、上海、长沙、扬州、成都、南京等地,相继召开洛夫先生追思会,人们纷纷撰写新诗旧词与纪念文章,向一位漂泊海外却始终热爱祖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诗人,表达崇敬,寄托哀思。尤其是4月11日,洛夫先生火化当天,台湾、温哥华、杭州三地同步举行追思会,为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所未闻未见。台湾《创世纪》诗杂志与《联合报》《中国时报》及《香港文学》杂志,加拿大几家华文报纸的文学副刊,全国许多省市党报及各种刊物和新媒体,连续不断地发布洛夫殁后的各种信息。《衡阳日报》推出“诗心永寄·洛夫纪念专版”,《湖南诗人》推出“洛夫纪念专刊”,大陆和台港多家刊物推出“洛夫纪念专辑”。厥后,国家教育部主管的核心期刊《写作》2019年第7期,推介发表我整理的长达5万字《诺亚方舟:大洋彼岸的漂木——洛夫先生访谈录》。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文文学评论》第7辑,一次性发表我撰写的3万余字《诗人洛夫哀荣志》。
就在这个举世同怀文化大师的时刻,作为其同乡后学、晚年挚友的在下甘某,脑海中一直萦回着沈从文先生的碑铭:“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故乡衡阳曾是洛夫先生念念不忘的地方,每每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以神奇的力量。《边界望乡》《河畔墓园》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再别衡阳车站》《又见衡阳老屋》《与衡阳宾馆的蟋蟀对话》更是具有一种灵魂统治力,将我的思绪不时拉回眼前的各种场景。最近30年来,洛夫先生率家人回大陆二三十次,省亲访友,讲学传道,出席诗会,交流诗艺,举办诗歌朗诵会和个人书艺展。期间8次回到家乡衡阳,时间分别是1988年8月、1992年春节,以及2004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金秋十月。他曾无数次挥毫赋诗:“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在魂牵梦萦的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洛夫先生用文学、书法和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个又一个故乡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故乡情。因此,我们决意为先生编辑出版一本纪念文集,并向海内外文朋诗友伸出橄榄枝,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推波助澜。
洛夫先生最初贻我墨宝:“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是庄子之语,现在想起来仿佛神谕。单就这本诗歌卷作者而言,有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名流巨公,包括黄永玉、黄亚洲、马誉炜、忽培元、查干、龙彼德、沈奇、丘树宏、古月、朵思、秀实、杨慧思等人。他们当中既有世界艺术大师、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解放军少将、国务院参事,又有洛夫先生两岸三地的终生挚友,还有西北、东北偏远地区的知名诗人,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旅居加拿大华侨差不多有六七十人写过悼诗赞词,另有美国、新西兰、新加坡、菲律宾、日本、澳洲、德国等知名诗人,他们的中文诗歌写作,其实都有着不太一样的语境和抒情风格。他们以各自对于诗歌的虔诚,对于“诗魔”的景仰,将自己的名字与洛夫再度连在一起。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洛夫家乡的人们可真是热爱他啊!粗略数了一下,工作、生活在衡阳本土的,以及衡阳籍在海内外的,大概有上百人写了几百首诗纪念他。他们当中既有厅局级领导干部,也有散居各县市区的诗人,还有蛰居乡间的农夫。光是衡阳一地就能编两三本书,但既然是一个国际性选本,许多作者就得做出牺牲,读者必须兼听到世界各地的声音。如此一来,优中选优,衡阳的诗人们——对不住了!
本书入选作者均为健在者,年龄最大的黄永玉老先生,生于1924年7月9日,是受人尊敬爱戴的人瑞国宝;最小的林江合生于2002年,10岁加入海南省作家协会,18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写作时间最早的一首,是香港诗人羁魂(胡国贤)的《等候与苦望》,时为1979年3月14日,当天洛夫先生应诗风社之邀抵港访问。两天后,余光中教授陪同洛夫驱车落马洲眺望深圳,直接催生了诗歌名篇《边界望乡》。次则为现居美国加州、时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洛夫终生挚友叶维廉先生,《衡阳莫老太太的来信——给儿子运端》文末注明:“1980年入冬录写于香港。”收入本书时间最晚的两首,都是我的青海师范大学校友。一是现居海南岛的凌须斌,与我在洛夫谢世后共同编选《洛夫文化地理诗选》。一是现居日本东京的女诗人但继红,听说我在编辑这个选本并即将发布,赶紧从北海道发来《那一年,那盏灯》。诗写2000年9月初参加第四届东亚妇女论坛,已经到了台北内湖洛夫住宅附近,由于“某种不善言辞的尴尬”,错失了当面拜望洛夫先生的机会,成为一生莫大的遗憾,而这种遗憾在好些诗人的诗中都有体现。宝岛台湾的诗人们都与洛夫先生有着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交谊,其中首推《创世纪》诗刊“三驾马车”之一、年逾九旬的张默先生,《敬悼老友洛夫(二首)》感情深沉真挚,语言鲜活生动,读来催人泪下,堪称台湾现代派诗歌的良史信史。
《洛夫纪念文集》包括诗歌卷、散文卷、访谈卷、评论卷,原本是2018年3月26日,我接受湘潭大学出版社的邀约而做(5月4日面商确定并有协议),由于对方各种无法理喻的原因,一直拖到如今尚未出版。因为海内外师友不断地打听催促,无奈之下交由周占林先生主编的中诗作家文库出刊电子诗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好的文化传播方式。自从洛夫先生殁后至今三年多时间里,海内外文朋诗友风闻我在主编其纪念文集,先后发来或转呈上千首悼念敬慕诗歌。截至2020年10月21日,经王锦芳遴选183位作者228首。此番纸质书在此基础上,重新精编182位作者203首,基本上每人一首,最多两首。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8人,海内外知名作家、诗人、学者、艺术家数十人,中外女作者47人,衡阳本土40人、居外15人,香港特别行政区3人,台湾地区11人,海外8个国家28人。因为洛夫先生是一座巍巍文化昆仑,所以每个作者的介绍文字,统一限定在三五十字,尽可能简单明了并符合各自的文化身份。虽然大多数是急就章,却是对洛夫先生的人格和诗格的真诚赞叹与深情追忆;虽然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作,但确实是我们读过的纪念一位诗人最好的文本。
诗歌是一种缘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现在成了我们对洛夫先生寄托哀思的最好表达方式。犹记2012年10月31日那个秋日下午,与洛老在衡阳石鼓书院漫步,面对北去的湘江碧水,他神色庄严地对我说道:“写诗不是生存的手段,诗歌永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作为创造价值的写作行为,诗歌的确让我们活得与别人不一样。”值诗歌卷重新编竣印制之际,将此名人隽语献给所有纪念洛夫先生的诗人们,以及热爱洛夫诗歌的海内外读者。
感谢海峡两岸知名诗人、《台客诗刊》发行人兼总编辑刘正伟博士牵线,他也是洛夫先生殁后第一个来访其相公堡燕子山旧居的台湾诗人,时在2019年11月30日。这本诗集最终交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洪锦坤、王云云伉俪出版发行,并得到执行编辑齐秀玲女士的大力协助。海内外曾与洛夫先生有各种交谊的友人们,欣然应邀担任本书编委以壮声威,也让我们感动莫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洛夫纪念文集》的封面题签乃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唐浩明先生,封面画乃湖南艺术名家张宗秋先生创作的获奖木刻《洛夫先生》,封底篆刻者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敖普安先生,装帧设计乃天津知名设计师高艳秋先生,洛夫故乡相公堡同邑后学、广东东莞市富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炜东先生捐资助印——在此一并谢过!
(本文载于2022年7月10日《衡阳日报》回雁文学副刊;收入《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台湾甘露道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甘建华,湖南衡阳人。高级编辑,文化学者,地理学教授,书画鉴藏家,诗文编选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2021年度优秀会员,《洛夫纪念文集》主编。
责编:刘琼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