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左家老屋,位于醴陵左权镇将军村,2019年9月开始重修,2020年5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左家老屋大厅,名将左权的铜像被花篮环绕。记者 李军 摄
左权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与彭德怀共同完成“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是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将领,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东称赞左权是“神枪手”。左权理论修养及实战经验皆备,毛泽东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的《左权军事文选》里称赞:“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左权牺牲后,周恩来撰文悼念,称“左权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含泪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彭德怀在《左权同志碑志》写道:“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
▲正式开放以来,不断有市民前来参观左家老屋。记者 李军 摄
寻访
剖明心志,烽火年代的家国情怀
1949年夏,遵照朱德的特殊指示,一支解放军部队南下入湘时,绕道来到醴陵黄猫岭村左家屋场高唱《左权将军之歌》,歌声响遏行云。
一位瘦弱、佝偻的八旬老妇,起初惊讶,继而才得知,她日夜思念的小儿子左权,7年前已为国捐躯。深知左权志向,左权的母亲请人代笔,为儿子写下这样的祭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强忍悲痛,左权的母亲颤颤巍巍地摸出一个布包,包里,是周恩来指示以左权名义寄来抚恤款时的书信等物件。
醴陵市党史专家吴兴强说,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生于贫寒农家。他1925年入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3年12月任红1军团参谋长,长征开始后,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他把生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也留下了一封封真挚动人、感人至深的家书。
对母亲,左权并非不牵挂,只是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1930年,左权奉命提前毕业,从苏联回国参与革命工作。一封家书里,他写道:“我虽回国,却恐十年不能回家,老母赡养,托于长兄,我将全力贡献革命。”
1937年抗战爆发,左权在转战途中收到同乡匡金美和叔父左铭三的来信,信中说,长兄已于4年前患肺病去世。面对丧兄之痛,以及母亲如何赡养的忧虑,他在当年9月18日晚写给叔父的信中说:“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
2个多月后,左权在写给母亲的信里,描述了抗日的严峻形势:“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同时,他再次表明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是要坚持到底的!”
▲左家老屋里,复原陈列着左权将军曾使用过的老式木床等家具。记者 李军 摄
家风传承,后人追随他奉献的脚步
左家老屋黄墙黑瓦,门前场坪整洁宽敞,站在场坪环顾,群山青翠,正前方的水库里波光粼粼。
跨入左家老屋的主厅,只见一尊左权铜像被花篮环绕。漫步于左权生平业绩陈列室和复原陈列区,左权37年的光辉人生徐徐展现:从追求真理的农家子弟,到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到热血铸太行的民族英雄……
说起左家老屋开馆最大的遗憾,左权镇镇长瞿海翔说,是没有在左权的女儿左太北生前实现重修并对外开放。
左太北是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唯一的女儿,于2019年6月25日逝世。
1940年8月30日,左太北尚未满百日,结婚一年多的左权夫妇就要分别,一家三口照了一张合影。此后,左权在前线杀敌,刘志兰在延安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
“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慢慢地给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寇战斗着。”这是左权一封家书里的话。从1940年11月直到牺牲,他给妻子刘志兰写了12封信,如今存留11封。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左权,展现了细腻柔情的一面。
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左太北年少时便立下誓言: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军校,成为和父亲一样出色的军人。最终,她成功考入当时中国最好的军校“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左太北42岁那年,母亲刘志兰将失而复得的家书交给了她,她这时才知道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并理解父亲左权对她的深沉父爱。她决心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帮助那里的人民群众做实事。
因为经常周济当地贫困群众,左太北和丈夫工作几十年竟没存下任何积蓄。当地的老百姓都说,她“不愧是左将军的后人!”
在左权镇,左权的侄孙左志仁也为了左家老屋的重修奔走多年,“这是左权出生的地方,英雄不能被遗忘,爱国精神需要传承发扬。”左志仁坚定地说。
▲游客正在专注地阅读左权将军的生平业绩。记者 李军 摄
名将故里,发展正当其时
2月18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左权镇镇、村两级100余名党员干部,齐聚左家老屋,向左权的铜像敬献花篮,不同单位、不同年龄段的党员干部代表,站在左权铜像前,缅怀先烈精神。
瞿海翔说,左家老屋对外开放以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今年农历大年初一,前来参观的人便达2000多人。”
更让瞿海翔振奋的,是左权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说,按照株醴融城的部署及规划,左权镇正好处在战略发展的中心位置,也是醴陵对接长株潭的桥头堡。“东城大道建成通车后,从镇上到醴陵及株洲城区都变得非常便捷,为当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未来,左权镇或将以左家老屋为中心辐射带动,以“将军文化”为主线,结合长征精神体验、精致农业、田园游乐、生态休闲、康体养生,打造4A级旅游景区。“我们还希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将此项目纳入湘赣边区红色旅游项目,在项目中突出红色文化,将其建设成为融爱国、红色与党建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打造‘红色左权’品牌。”瞿海翔说道。
感悟
怜子如何不丈夫
英雄也是人,左权是民族英雄,也是一个细腻深情的丈夫与父亲。
鲁迅曾在一首诗里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对敌人,左权战斗到底,至死方休;对爱人和孩子,他细心关切,温柔体贴。左家老屋里,一段段摘选自左权家书里的话,让人看到的正是一个情深意重的真豪杰,怜爱妻子女儿的大丈夫。
【党史小知识】
恢复高考
1977年底,一度中断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参加高考的570万人中,27.3万人被录取,怀着喜悦的心情步入大学校园。(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责编:颜青
来源:社科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