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滋养
——湖南日报《守望乡土文化》系列报道综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茧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1月10日03版)
洞庭渔歌、宝庆烙画、青山唢呐、坛下铜锣、祁东渔鼓、蓝印花布、中方斗笠、攸县豆腐……每个人心底,都留存着一份独特的乡土文化记忆,挥之不去。
过去3个月里,湖南日报14个市州分社的记者,深入民间,挖掘家园深处那些珍稀古老的乡土文化,倾听扎根乡野的民间文化坚守者的故事,为读者奉上了精彩的《守望乡土文化》系列报道。这些报道,流淌着温暖乡情,勾起了浓浓乡愁。
记者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曾面临濒危的乡土文化,正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日益融入生产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璀璨多姿的乡土文化历久弥新
“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土不仅是实体的故土,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归属。湖湘大地,植根于乡土的民间文化灿若星河,这是构成湖湘文化底蕴的最有生命活力的元素和根基。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充满魅力的民间文化,外界却知之不多。此次,它们走出“深闺”,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洞庭湖上,星月交辉,一声声“洞庭号子”从湖上传来,浑厚激昂,豪迈悠长,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笔下“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意境腾然而起。这是传唱千年的洞庭渔歌。
正月十五,明亮的“火龙”在暗夜里绽放出耀眼光芒,一支支栩栩如生的“火龙”游走在田间地头,左右盘旋,上下翻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舞出幸福丰收的湘潭火龙舞。
手腕翻飞,剪随意走,手工艺人以一剪之力,剪下了人们种茶、制茶、运茶的劳动生活,还原了耕种、养殖、女红的辛劳情景,将梅山民俗表现得活色生香。这是活灵活现的安化梅山剪纸。
还有造型古朴美观,釉下荧光闪烁,被茶圣陆羽称为“岳州瓷青、青则益茶”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湘阴岳州窑;质地细腻温润,纹理千姿百态,让曾国藩爱不释手的双峰溪砚;音质清脆纯净、声音洪亮悠远,反复捶打数千次才能“一锤定音”的耒阳坛下铜锣;以烙铁为笔,成为具有活性与温度的文化符号的宝庆烙画;历经千百年发展演变,东方文化韵味十足,被誉为“美丽中国蓝”的邵阳蓝印花布;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一人分饰多角的平江皮影戏;一张桌子即是一个舞台,游行于乡间展现真善美的涟源“珠梅抬故事”;吹奏千年,两进中南海演出,走出国门交流,让民间艺术登上大雅之堂的湘潭青山唢呐……
这些璀璨多姿的民间艺术、民俗民风、传统技艺、古村遗存,虽饱经沧桑,却依然魅力无穷、历久弥新。这是湖湘先民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涵养了湖湘文化独特的乡土乡情和人文底蕴,传递着满满的诗意与乡愁。捧读报道,每个人心头都会涌上悠长而温暖的感觉。
致敬默默坚守的民间文化传承人
乡土文化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文明遗产,是乡村的根和魂。但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许多民间文化种类已身处濒危甚至在快速消亡,抢救与保护刻不容缓。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守护这些瑰丽多彩的乡土文明,不少民间文化守望者,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传承、保护着身边的乡土文化。
传承乡土文化,他们寂寞坚守。大山深处的浏阳市小河乡潭湾村,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的“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的几位传人,完整保存了100年前的8万多枚梨木字模及印刷器具,还在沿用宋元时期的手作工艺,印制一册家谱要经过近10道工序流程。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临武傩戏第16代传承人王太保,克服种种困难,收集整理资料,原汁原味保存再现了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临武傩仪及傩戏。
传承乡土文化,他们执着苦行。68岁的退休教授张官妹, 20多年来自费考察了永州市200多个古村落,帮助江永上甘棠古村等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版发表大量研究永州古村的专著和论文,引发社会各界保护、开发永州古村落的热情。年过八旬的周建成老人,为保护益阳古城不遗余力,花了21年时间,用手绘长卷还原了益阳古城风貌,被誉为益阳版《清明上河图》,将“老益阳”的记忆定格在历史中。桃源木雕技艺传人朱德元,前些年迫于生计,带着徒弟辗转广东、海南等地家具厂打工,守着这门传统技艺。市场回暖后,他广收弟子推广这项传统绝技,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传承乡土文化,需要年轻力量。湘西民族职院教师叶水云,从小跟着姑婆、老一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她带着学生把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省艺校毕业的唐长炼,放弃商业演出,来到祁剧的发源地祁阳市竹山村,创办全省第一家私人祁剧少儿传承中心,5年培训了1000多名学生。桑植白族仗鼓舞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传承人钟必武每逢农闲之时,便在家门口开设学堂传艺;或走进学校课间,悉心传授,500多名学生学会了欢快的仗鼓舞。22岁的桃源姑娘肖瑶,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齐绘绣庄,决心以新生代的力量,将传统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弘扬……
传统文化不应该被遗忘,致敬这些平凡的民间文化英雄。
创新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
延续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要继承传统乡土文化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现代社会的先进理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既有文化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乡土文化。
这些年,传统的吊脚楼离村民越来越远。在怀化溆浦当了30多年木匠的彭小明认为,不是营造吊脚楼的技艺过时了,而是传统吊脚楼不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功能需求了。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彭小明把传统的榫卯建造工艺的木结构吊脚楼,按照现代商品房的布局进行升级改造,外面依然是飞檐翘角、干栏周匝,屋中却别有洞天,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干湿分离。以前手工做一个榫头要1个多小时,他自己研制榫头机,几分钟能做出10个。他还采用在工厂预制材料、运到现场安装的办法,提高建房效率。老祖宗传下来的吊脚楼建造技艺,在他手上没有荒废,现代吊脚楼备受青睐。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与市场结合,赋予了乡土文化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湖南民间伞艺活化石”的益阳明油纸伞曾名声赫赫,但作为遮阳挡雨的工具,明油纸伞在尼龙雨伞冲击下逐步边缘化。经过创新与探索,现在益阳明油纸伞华丽变身为精致的文创工艺品,再次风靡市场。
乡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意蕴,在当前要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道德滋养和智力支持。
以钟志远为代表的新一代平江皮影戏传承人,在传承保护中与时俱进,创作脱贫攻坚、平江红色故事等题材皮影戏,他新编的历史皮影戏《离骚记》先后两次在央视播出。疫情防控期间,钟志远给皮影人物画上口罩、护士帽,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大量作品,为市民普及防疫知识,宣传基层防疫工作。
洞庭渔歌传承人陈岳林,也在不遗余力地让古老韵律传递时代精神,实现“古歌新唱”,他根据时代审美的变迁,在原生态渔歌的基础上,改编和创作了100多个新剧目。
而涟源“珠梅抬故事”民俗活动主题也由祈求平安,向歌颂新时代新气象转变,创作了大批新剧目,一次抬演活动,从过去3台故事发展到60台故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自烹的“文化大餐”。
【新闻多一点】
点击阅读:8万木活字,百年“潘家班”——浏阳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与创新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