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5日讯(记者刘瀚潞 摄影徐行)今天上午,长沙李自健美术馆门前排起了彩色长龙,叽叽喳喳的童声让空气流动着欢乐。第三届湖南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在欢呼声中拉开帷幕,一场属于孩子们的艺术狂欢登场。
“湖南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是李自健美术馆开创的重要文化品牌。自2021年首届举办以来,引发强烈反响。前两届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2023年第二届观展人数更是突破百万人次。
本届双年展首次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少儿作品。组委会于去年开始在湖南、安徽、河南等20多个省市开展巡讲,不仅分享展览经验,还邀请各地少儿和美育工作者参与。两年来在各地开展了近百场免费培训、主题沙龙等交流活动,让美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800余件平面作品和40余组大型装置作品从15000余件(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美术馆的五大临展厅与公共空间展出。这些作品形式新颖、手法多样,既展现了少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走进美术馆,仿佛闯入奇幻的童话世界,陶艺、木艺、布艺、纸艺、面塑、泥塑等作品被孩子们赋予灵魂与叙事。三幅十米高的水墨巨作《黑悟空》霸气“坐镇”。装置作品《大圣放马》《哪吒闹海》《虾兵蟹将》等将废弃材料化为金箍棒和流光甲胄,以天马行空的创意演绎西游故事。土家族《八部大神》的神话传说在童稚笔触中重生。源自北宋的广西《宾阳炮龙节》通过孩子们的手工活化。《傩之舞》的铁丝缠绕带来原始图腾的穿越感。《威风腰鼓》和《沙漠驼队》则唤起遥远的故事。
“此次展览展出了3万多位孩子的艺术作品!”湖南省少儿书画协会会长、策展人黄卫告诉记者,这场展览并非少数“天才孩子”的秀场,而是万千平凡小创作者的集体舞台,“我们不放大天赋的意义,因为人性本质里的创造力本就相差无几。”谈及作品筛选标准,黄卫表示,展厅里每一幅画作、每一件装置艺术,都必须是孩子们的真实表达,坚决杜绝“作品成为老师代言人”的情况。在策展团队看来,儿童艺术既要保留那份独有的天真与执着,也要兼具艺术语言的内核。
策展人、李自健美术馆终身馆长李自健回忆,这些日子,我与团队日夜沉浸在少儿艺术的浩瀚海洋里,每天辛劳着、快乐着、幸福着。孩子们天才的作品,率真的表达,浪漫的梦想,带给我们巨大的感动、折服与鼓舞。也希望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美育成果,能成为更多孩子追寻艺术梦想的起点,也愿社会各界给予少儿艺术更多关注与支持。
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8月31日,免费对观众开放。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