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作为一名湖湘儿女,我始终秉持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创业精神,我打算在毕业之后,把我们的项目落地到湖南永州,用到我的家乡建设中去!”
5月24日上午,“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中南大学举行。新兴产业赛道赛场外,来自桂林理工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的陈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陈丹来自湖南永州。10岁时,他来到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当时正值地铁一号线修建,地下挖出来的废土废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废土会运到哪里去?会回收利用吗?难道就浪费了吗”还在读小学的他,心里萌生了这一疑问。
进入大学,他认识了一群同样来自永州、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带着儿时的问题,他们找到了学校老师、专家,共同开启了盾构弃渣配制同步注浆材料技术的研发。
盾构施工法是当今隧道和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法。而为防止出现隧道渗水、地铁隧道地面下沉等问题,在盾构衬砌的背后,需要填充同步注浆材料,用以阻挡地下水、侵蚀介质进入隧道内稳固地层。
“以往的同步注浆材料主要成分为河沙,我们的项目将地铁盾构时产生的弃渣代替河沙,让地层产生的材料又回到地层中去,从而实现低碳、绿色、零污染。”陈丹说。
如今,陈丹的公司已与永州祁阳的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而他也通过自己的科研攻关,完美解答了儿时的疑问。
谈及未来目标,陈丹说:“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成立公司,融资100万元,聚焦合作与自研,2026年创新人才与产品升级,2027年发力国际市场,争取三年后营收突破2000万元。”
作者:蒋诗雨
责编:蒋诗雨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