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4月11日讯(通讯员 王琬琪)4月8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方以“一本好书”为钥,在石化32408班开启了一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思政课。课程通过文化经典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脉的传承力量,激发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徐方与学生交流
“从小到大,有没有一部作品或者一篇文章对你触动很大?”徐方的声音刚刚落定,学生们争先开始分享起读过的作品。“端木蕻良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所写的《土地的誓言》。他在文中反复说到‘我必须回去’‘土地是我的母亲’,他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让我无比感动”,周彦豪率先向大家分享。莫靖雯向大家介绍的是邱少云的故事,“在执行任务时,敌人的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忍受着剧痛,直至壮烈牺牲。他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纪律性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同学们分享的《金色的鱼钩》《平凡的世界》《兄弟》等作品故事把师生们带回到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徐方轻声哼唱着《绣红旗》也为同学们讲述了小说《红岩》中江姐狱中绣红旗的真实往事。受到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浸润的石化学子,眼光更加坚定,心中更有力量。
徐方还向学生分享了陪伴自己良久也是感触最深的一部作品《诗经》。她通过《芣苢》中“采”“掇”“捋”“袺”“襭”等一系列动词带领学生观看古代劳动妇女集体采摘芣苢的画面;通过《关雎》《出其东门》《褰裳》《大车》《桃夭》《汉广》这六首跨越三千年的感情发展诗篇,串联起先民对爱情、婚姻与家国的深情凝望;通过古老战歌《无衣》告诉学生,一个民族的强盛,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更在于精神的觉醒与传承。“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情感坐标系。那是对真爱的永恒向往,对家国的深沉眷恋,对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徐方组织学生以男女合唱、集体朗诵方式沉浸式感受《诗经》的真善美。
此次思政课以“文字里的中国”为载体,打通中华优秀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血脉联系,为高校落实“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创新范式。
责编:周培
一审:周培
二审:蒋俊
三审:王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