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文磊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为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更好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牢牢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立足农林院校特色,全力构建“1911林创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四育五创”融合的双创新生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科技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双创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1911林创教育体系”
打造“四育五创”融合的农林高校双创新生态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林科教工程3.0”框架下,以“四育”(育种、育苗、育树、育林)和“五创”(思创、专创、科创、产创、赛创)为核心,以数智技术为驱动力,以一站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载体,构建独具特色的“1911林创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打造“四育”递进培养体系。育种(创意萌生):夯实双创基础,激发创新思维;育苗(创新探索):提升双创素质,赋能实践能力;育树(创业践行):强化双创能力,推动项目落地;育林(创造突破):塑造社会价值,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四阶段层层递进,形成从理念培养到实践锻炼、从能力提升到成果孵化的完整生态链。
打造“五创”协同育人模式。思创(灵魂):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专创(基石):融合专业教育,提升创新能力;科创(动力):推动技术革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产创(桥梁):对接产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赛创(舞台):以赛促学,检验实践能力。实现五维度相辅相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打造“数智+双创”标杆
数智化基地赋能高质量孵化
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学校投入1000余万元将西园综合服务中心升级为数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其中孵化场地4800m2,配备林业大数据分析中心、智慧实验中心、木工坊等实践平台,并设有展示厅、路演室、洽谈区等功能空间,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
基地先后获评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众创空间、长沙市创业孵化基地等称号,形成“项目发现—跟踪指导—孵化服务”的闭环管理机制,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支持、市场对接、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确保项目高质量孵化。
目前,基地已入驻36个优秀创业团队,涵盖前沿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林业、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并组建60余人的“双导师”陪跑团队(校内专家+企业家),为创业项目提供全程指导。此外,学校深化校地协同,与望城区政府等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尖峰防务”等4个创业项目落地,促进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双创成效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影响力双提升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获国家级奖项148项、省级奖项165项,其中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基地团队荣获国赛特等奖。成功申请200余项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其中8个项目晋级。
累计孵化60余项创新成果,材料与能源学院研一学生周再阳及其团队通过加工竹子生产出高效光电转换的“透明竹膜”,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升至国内先进水平,相关事迹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将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孵化产出更多具有示范性的创业典型,全力打造大学生创业“中南林”模式,为服务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中南林力量。
作者:刘镇东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