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6日01版
石峰区、株洲经开区加快两区融合,推动产业互补
老工业区走出产业新路子
湖南日报4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廖义刚 刘韵霞 通讯员 冯帅)4日,记者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看到,在北斗技术加持下,该公司为列车安装主动防护系统,危急情况下可自动制动。该系统是北斗产业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融合典范,也是株洲市石峰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互补的一个缩影。
中车株机科技文化展示中心。石峰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石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入“后半篇文章”,亟待新产业补位。与石峰区毗邻的株洲经开区,面临商业用地转型发展高新产业的需求,2022年,株洲试点两区融合,由石峰区委书记兼任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株洲经开区代管镇(街)及社会事务移交至石峰区。
清水塘双碳大厦。石峰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试点以来,石峰区统筹新旧动能关系,放大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核心承载区优势,在持续巩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优势资源、产业互补,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北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具有土地优势的株洲经开区、清水塘片区,落地轨道交通产业裂变而生的项目、企业,科学规划,链式发展;在清水塘片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株洲经开区深耕北斗产业。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形成贯通、互补的“大园区”。
以“轨道交通+新能源+北斗”为主的现代产业格局基本构建。目前,石峰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为北斗规模应用提供多样化场景,轨道交通技术应用于“风光氢储”领域,并裂变新能源项目。“我们是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的裂变子公司,总部在石峰区,子公司在株洲经开区,享受两区的招商资源。”湖南中车尚驱电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轻装上阵”寻找蓝海市场,已开发油气永磁电驱系统等绿色低碳产品。中车“双碳”产业园、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等中车系企业入驻清水塘片区,去年该片区新能源产值增长超40%。
株洲经开区北斗大厦。
为确保跨区发展见成效,石峰区与株洲经开区建立联席会议、交叉列席等制度,每季度轮流承办“两区融合”发展联席会,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招商共行、项目共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去年,石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165家,实现3年翻一番。
责编:周秋红
一审:刘韵霞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