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77丨岳阳县张谷英村:穿梭时光的600年 古村焕发新生机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7 11:17:24
    首页头条收录

    编者按:

    2025年5月,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举办。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岳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推动岳阳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七个岳阳”新局面的重大机遇。

    在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携手岳阳日报社、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倾力推出“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 融媒体系列报道,全面讲述湖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擦亮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文旅品牌,助推岳阳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敬请关注!

    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77丨岳阳县张谷英村:穿梭时光的600年 古村焕发新生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欧阳林 谢俊 陈志超

    走进岳阳县张谷英景区,春日的阳光为层叠的黛瓦镀上金边,206天井次第吞吐着斑驳光影,青石板巷道间传来阵阵豆香。

    三步一堂五步一井的明清建筑群,携着600余年的生活温度铺展眼前妇女们蹲在天井旁,用木槌敲打着衣物,水花溅起,映着朝阳闪闪发亮;灶房里,柴火噼啪作响,铁锅上热气腾腾,腊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走进这里,仿若走进了一个活态的明清文化博物馆

    2001年,张谷英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荣获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更是摘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桂冠。

    当大门是张谷英村的大门,建筑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是游客到达村庄后必打卡的热门景点之一。所谓当大门,取意于大门两侧的石鼓,也就是门当。门当越大也就表示家族越旺、家势越大。站在当大门前,不可忽略的是正前方的一块天然麻石,相传是女娲补天掉落的一块陨石,因与张谷英村后的龙形山相呼应,形成巨龙吐珠景象,故被称为龙珠石

    屋连屋,堂连堂,巷连巷,张谷英村的建筑布局为干枝式结构,巷道是村庄的一大特色。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村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天井则是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中最神奇的地方,全村大小天井共有206个。天井上面可以用来通风、采光、排烟,下面则用来排水。天井内不到拳头大小的出水口,无论是下倾盆大雨,还是生活用水往里排,几百年来,从来没有堵塞过。

    青山围绕屋宇,渭溪河迂回穿村而过。漫步张谷英村,渭溪河上大小47座石桥纵横交错。百步三桥是张谷英村特色景点之一,因行人可在百步之内经过三座石桥,故称百步三桥;又因三桥有九段,每段由三块条石砌成,共二十七块大条石,与张谷英三个字繁体写法的笔画正好一致,所以也叫张谷英桥

    渭溪河畔,一条长廊傍溪而铺。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使张谷英村有了江南水乡的意蕴,无论白天或是晚上来此都是很好的享受。而坐落在河畔的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通过非遗+科技”“非遗+体验”“非遗+场景等多种方式,让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科技共生,全面展示出传统非遗的魅力。

    张谷英村不仅以古建筑闻名,近年来,村中土特产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张正义一天制作近100公斤油豆腐,经常被游客一扫而光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村的豆制品、干菜、腊肉等农副产品已经有了品牌效应,深受游客喜爱。

    暮色四合时,张谷英村的灯火次第亮起。炊烟自206个天井袅袅升腾,与月光在星斗般的天井群落中交汇,600年的时光在这里凝固又流动……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