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用好校本红色资源,湖南一师铺就育人“新航道”
新湖南 • 津津乐教
阅读:78497
2025-03-19 19:08:2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白宇光 张莎莎 邹雨婷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如何更好地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318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生代表一起,共商红色资源赋能育人新路径。

学校党委书记罗成翼表示,教育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是时代赋予一师人的光荣责任。学校将汲取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传承红色基因,书写赓续红色血脉之好实现四个转变,深入推进三好共识走深走实,全力奋进特色鲜明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报国强国栋梁材。

教师耕耘: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链条

聚焦为党育人使命,各学院教师代表分享红色资源赋能教育的创新实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理论之知与实践之行、党群携手与师生同向相结合,抓好大思政;注重结合学院实际,从校史中汲取、在课程中发掘、在管理中用活、在社团中融渗,用好红色资源;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管理优化等五方面发力,办强文传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龙永干总结了过去一年学院在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张福国则表示,大思政要抓好,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全过程、全方位,用思政铺路,时时讲思政,处处讲思政。据悉,学院一体推进思政课程固本、课程思政强基、网络思政拓维、日常思政培元、社会思政扎根等方面的努力,携手创新红色党建、营造红色氛围、创编红色作品、搭建红色舞台的探索,以及强化思想引领后学生的成长新突破。

在科研领域,一些关键技术仍存在 卡脖子问题。我们青年科研人员要树立远大志向,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杨旭光在从事流体力学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时,深刻认识到该领域在我国产业升级、国家安全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立志取得创新性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并致力于提升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为发展中国数学事业而努力。

如何持续探索与践行上好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喆发现讲述一师校史中革命先辈们确立信仰的生动故事、投身革命的感人故事、为国捐躯的壮烈故事时,理想信念能更好地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学子担当:实践创新书写青春答卷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学生黎洁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成长。作为润之师生宣讲团的成员,她回到母校张家界武陵源一中为学弟学妹们上立志思政课在一次次宣讲和一整个学期的实习授课中,我深刻体会到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让课堂起来的独特魅力,领悟到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和力量。黎洁今年6月毕业后将回乡任教,她自信地说,我将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用一师红色文化为孩子们扣紧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育一批批时代新人。

作为一师工科学子,我要积极投身实践,精准锚定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关键问题,潜心学习与钻研,以科技创新为行业发展赋能,努力成长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大工匠甚至大实业家’”。智能制造学院2023级学生叶健海以青年毛泽东求索真理、立志报国的情怀勉励自己,不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深入三一集团等企业见习实习锤炼专业技能,还热心理论宣讲,发挥专业特长,挖掘学校红色资源,制作AI数字人传播红色故事。

作者:杨斯涵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