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刘家璇 视频 何佳洁 顾荣
3月18日,湖南红色资源实践育人大思政课项目“芳草计划”正式启动啦!这将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与科技、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将“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
毫不夸张地说,“芳草计划”是湖南思政教育的又一创新模式,将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
为何称之为“芳草计划”?
因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这片充满革命精神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红色资源。
“芳草计划”不仅是对湖湘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更寓意着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芳草计划”在推进过程中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记者给大家打探了一番,一共有四大招!
绘制红色研学数字地图。根据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区位分布,结合大中小学生需求,“点线面”系统呈现全省红色资源整体样态,首批已经绘制50个红色基地。
规划红色研学精品线路。深挖红色资源“富矿”,聚焦“育人”特质,打造“伟人成长成才”“重温长征精神”“革命星火燎原”“新时代红色地标”“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路”“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等精品线路。首条“伟人成长成才”路线已经开通,包含南岸私塾、东山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和橘子洲景区6个场馆。
开发红色研学小程序。开发集红色育人资源数字化展示、学习、互动与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小程序,集中推介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将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转化为线上互动性体验,推动思政教育与红色研学、旅游分享深度结合,将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鲜活。首批50个红色基地的推介视频、场馆思政课、手绘地图等已经上传。
构建红色教育“协同场”。充分挖掘高校、场馆、区域内的育人资源,以高校为主体,场馆、地方协同聚力,共建红色研学资源和课程资源。目前,已经择优遴选54个共建资源收录至红色教育资源库。
其实,不仅仅是刚刚推出的“芳草计划”,在此之前,湖南便已开始全力深耕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湖南便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思政理论与鲜活的社会案例、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思政课从“说教”变为“对话”,从“灌输”走向“互动”。
同时,持续发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等思政品牌示范效应,深入推进“湖湘资源+大思政课”建设,打造“十八洞村”“半条被子”等思政品牌。
不仅如此,在抓紧抓实思政教育“小课堂”,建好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同时,湖南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通过加快制定一体化行动方案,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
思政教育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必将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湖湘大地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杨斯涵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