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常德非遗等你来——河街非遗活动月 传统技艺邂逅春意人间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2 14:36:43

(拍摄/剪辑:张吉桢 张顺)

“我把你比织女,不差毫分呐……”3月11日,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戏台上极具地方特色的花鼓戏表演与现场观众的掌声交织成一片,成为常德河街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中动人的交响曲。这场持续整个三月的非遗盛宴,让常德河街化作流动的文化长廊。

3月11日,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常德丝弦表演团队与现场观众合影互动。

当天,在鸳鸯走马楼,马来西亚游客陈先生看完常德丝弦《常德是个好地方》后称赞道:“非常棒!正如歌词中所唱,这里的地方小吃和民俗文化都很有特点,常德的确是个好地方。”

常德歌舞剧院演员王娟,学习传唱常德丝弦14年,几乎每周都会在鸳鸯走马楼演出。“表演结束后,时常会有小朋友或外国游客在后台等待,向我们学习丝弦唱腔。”她说,常德丝弦传唱的是常德的故事和文化,而常德河街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近日,潘能辉在穿紫河畔的工作室进行雕刻创作。

穿紫河畔凿刀声起,木屑纷飞间,潘能辉正在为古木赋予生命,将它化作腾空骏马。“传统木雕在常德河街有了新舞台。”这位非遗传承人抹去额角木屑笑着说。他的作品不仅吸引本地藏家,更是走出国门销往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地。

近日,为庆祝《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票房前八,麻质画非遗传承人李健鹰“以手为笔,以麻为墨”,精心绘制了剧中主角哪吒、敖丙形象。其创作过程被常德日报报道后,非遗麻质画获得大量关注,预定李健鹰画作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3月11日,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上演花鼓戏《刘海砍樵》。

热闹的街道上,擂茶清香与常德米粉的香味交替吸引着游客。“擂王”谢元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花瓣、牛奶、水果等配料,更适合年轻人口味,成为常德河街里的网红饮品。

近日,夜色中的常德河街人潮涌动,如同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青石板路上,非遗版图正在常德河街悄然扩张。83项非遗技艺在此聚集,仅一年便新增48项。在麻阳街,李氏锔瓷传承人李志正在店内打扫,为本月14日新店开业做准备。他表示:“锔瓷走进常德河街,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手艺,这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应担之责。”

这个三月,常德河街非遗技艺正以鲜活的姿态,成为城市跳动的脉搏,烹制着最具烟火气的常德味道。

作者:潘敬林 张顺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