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当AI对话养老院长:谁在逼我们做“衰老风险”的背锅侠?(下篇)
新湖南 • 湘健微视
2025-02-25 11:53:45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从事养老服务行业10余年的乐部郎(笔名)。

全文探讨了养老机构在面对老人意外事件时所面临的责任界定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伦理和社会困境。由于文章内容较为丰富,为了更好地呈现,我们将分两部分陆续推送。以下是第二部分。


乐部郎:

多年前我无意中下写过一段话“国外的养老提供服务价值,国内的转嫁社会责任”。时过境迁,我对这段话的理解越来越深随笔写下这段故事。


PART 02

“校长逻辑” 与责任界定的困局

事件回顾

一位曾担任校长的家属以 “学生出事即学校担责” 类比,要求机构对老人自行摔倒负全责。

DeepSeek(切换为校长语气,理所当然):

我在任时,学生操场摔倒都算校方责任。养老院收钱提供服务,为何不能同样担责?


林院长(调取监控,耐心解释):

您看张教授摔倒的全过程:他拒绝使用助行器,坚持独自行走。学校能禁止学生课间奔跑吗?养老院又能否剥夺老人最后的自主权?老人和学生不同,他们有自己的意志,我们不能强制他们。

DeepSeek(投影案例,展示事故现场照片):

2021 年北京某小学因雨天操场湿滑致学生骨折,校方被判赔偿 12 万。若类比此案,养老院是否该为自然衰老导致的摔倒担责?


林院长(激动,挥舞着手中的报告):

这完全是偷换概念!学生摔倒源于环境管理过失,而老人摔倒是衰老的必然风险。若按此逻辑,医院是否该为患者病死担责?数据显示,76% 的养老诉讼中,机构已履行基本看护义务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我们的护工已经尽心尽力,不能因为不可避免的意外就被判定失职。


DeepSeek(追问,不依不饶):

但法院常以 “未预见风险” 判决机构赔偿,您认为合理吗?


林院长(出示排班表,无奈苦笑):

我们的护工每 2 小时巡查一次,远超国家标准。但法官要求 “预见每位老人的突发行为”—— 这相当于要求气象局预测每片落叶的轨迹!我们不是神,无法预知所有意外。

总结观点

林院长:养老机构与学校性质不同,老人摔倒是衰老自然现象,机构在履行基本看护义务后不应过度担责,法院判决应更客观合理。

DeepSeek(代表部分家属观点):养老机构既然提供服务,就应对老人安全全面负责,不能以衰老为借口逃避责任。

法律与新闻参考

从法律角度,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指出,判断养老机构责任需综合考量服务合同约定、机构履行义务情况等因素。在新闻报道中,多起养老机构摔倒纠纷案例显示,家属往往要求全额赔偿,而机构认为自身无过错。此类争议反映出目前养老服务责任界定在法律实践中的模糊性,急需更明确的法律细则和行业规范。比如,可以参考学校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制定适合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PART 03

家属过失与制度的反向激励

事件回顾

家属自行搀扶老人致摔伤,反以 “地板过滑” 为由拒缴费用并索赔。

DeepSeek(模拟家属语气,理直气壮):

你们地板材质明显不符合防滑标准!我母亲在其他场所从未摔倒!


林院长(播放监控,义正言辞):

视频显示您穿着高跟鞋搀扶老人,且拒绝护工协助。商场防滑标准(摩擦系数≥0.5)与养老院(≥0.6)对比报告在此,需要我宣读吗?这明显是您的过失,却想把责任推给我们。


DeepSeek(调取数据,展示图表):

但数据显示,34% 的养老纠纷最终以 “人道主义补偿” 结案,即便机构无过错 [数据来源:长三角养老协会]。您是否在助长 “按闹分配”?


林院长(苦笑,满脸无奈):

上周调解员说:“赔 5 万换平安,否则明年评级降级。” 我们全年利润才 20 万!更讽刺的是,这位家属用赔偿金升级了直播间设备 —— 她在抖音教人 “如何维护父母权益”。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养老机构还怎么正常运营?

DeepSeek(引入案例,展示法案条款):

参考美国佛罗里达州法案:对恶意索赔者,养老机构可追偿三倍诉讼成本。您支持这类措施吗?


林院长(握拳,坚定):

当然!去年有家属伪造伤痕索赔,我们花 3 万做司法鉴定才证清白 —— 这笔钱本该用于购买新的康复设备。法律若不能保护守法者,就是在惩罚善意。我们需要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总结观点

林院长:对于家属恶意索赔行为,法律应给予养老机构保护,避免 “按闹分配” 现象,让养老机构的权益得到保障。

DeepSeek(代表部分不良家属观点):养老机构总是推脱责任,家属在老人权益受损时应积极维权,争取赔偿。

法律与新闻参考

在我国,虽然目前没有类似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追偿法案,但相关法律规定,故意制造虚假索赔情节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及诈骗犯罪。新闻报道中,多地出现家属利用养老机构怕麻烦心理,通过各种手段施压索赔的事件,严重影响养老机构正常运营。行业呼吁完善法律,建立健全养老纠纷处理机制,遏制恶意索赔行为。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养老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快速公正地处理此类纠纷。


终章

重构责任共担的理性之桥


DeepSeek(恢复平静,平和):

如果请您设计理想的责任框架,会包含哪些要素?


林院长(展开蓝图,充满期待):

1. 法律层面:引入 “风险分级制”,如上海试点的 ABCD 护理等级对应不同责任边界;修订《养老服务条例》,明确家属谎报病史需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2. 技术层面:政府招标开发养老专用 DEEPSEEK 监护系统,实时评估风险并留存不可篡改证据链;建立全国养老纠纷数据库,用算法预测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3. 伦理层面:发起 “衰老教育进社区” 活动,用 VR 设备让子女体验 80 岁老人的视力和平衡能力;设立 “家属责任积分”,定期探望、配合照护可兑换优先入住公立养老院资格。


DeepSeek(生成推演报告,展示数据):

模型显示,实施该框架后:恶意索赔减少 53%,护工离职率下降至 28%,老人意外伤害率降低 19%。

以上内容为林院长与AI对话的节选,并不具备现实意义。(文中案例及数据均来自公开司法文书、行业报告及学术研究)

“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计算得清楚,也并非所有计算得清楚的东西都重要。”——爱因斯坦

 “我们真正要守护的,不是那个被神话的‘保险箱’,而是让每个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旅途上,即使跌倒,也能被温柔扶起;即使遗忘,仍能被郑重铭记。”——林院长


策划:罗智文 刘依

文字:乐部郎

排版:凌艺菡

编辑:黄春华

责编:龚琦涵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