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从事养老服务行业10余年的乐部郎(笔名)。全文关注了养老机构院长的日常管理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明确的权责流程,解决实际运营中的诸多挑战。由于文章内容较为丰富,为了更好地呈现,我们将分三部分陆续推送,以下是第三部分,主要聚焦于管理层面的协同工作与薪酬规划。
正文
部门间协同工作
在部门间协同工作中,以老人入住流程为例。市场部门负责接待咨询老人及家属,在这个环节,市场部门员工要详细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特殊需求等信息,并准确记录,这是市场部门的发起与初步检查工作。
评估部门依据市场部门提供的信息,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能力进行专业评估,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可靠,为后续护理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护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制定过程中要审核评估数据,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护理计划能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后勤部门则依据护理计划准备房间及相关设施,检查房间设施是否齐全、安全舒适,确保老人入住环境符合标准。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工作会议制度和交叉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保障部门间权责流程的顺畅运行。信息共享平台让各部门能实时查看和更新老人的相关信息,如医疗记录、护理需求变化等,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工作失误。联合工作会议制度为部门间解决工作衔接问题提供了沟通协调的平台,当老人护理需求突然发生变化时,各部门可通过会议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明确新的权责分工。交叉绩效评估机制促使各部门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比如护理部门可对后勤部门的房间准备工作进行评价,后勤部门也可对护理部门的服务及时性进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打破部门间的权责壁垒。


权责体系与绩效薪酬联动
在权责体系与绩效薪酬联动方面,成立专项小组构建岗位价值评估体系是关键的发起步骤。专项小组要综合考虑各岗位的工作负荷、责任风险、技能要求和战略价值等因素,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为后续的绩效指标设计与薪酬结构模型搭建奠定基础。
对于医疗岗位,设置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医疗质量指标和医疗事故发生率等患者安全指标,还有医疗技术创新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医疗人员工作质量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检查与审核依据。例如,如果某位医生负责的患者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且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在绩效评估中就能获得高分,进而获得相应的高薪激励,如项目奖金、职称晋升机会等,充分体现绩效薪酬与权责履行的紧密挂钩,激励医疗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后勤保障岗位考核物资配送及时率、库存周转率、采购成本降低率等指标,通过对后勤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量化评估,检查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若后勤人员通过优化物资采购流程,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并降低了采购成本,在绩效评估中就会得到肯定与奖励,促使后勤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后勤服务的高效与经济,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推动养老机构持续稳定发展。

不同养老机构院长的权责差异
不同规模的养老机构,院长的权责虽有差异,但核心的权责流程原则不变。在小型养老机构,由于资源有限,院长常身兼数职。以员工招聘为例,院长要亲自发起招聘工作,全面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及对机构文化的认同度等。通过面试交流、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检查和初步审核,确保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在面对老人的特殊需求或突发状况时,院长虽能迅速决策并调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小型机构灵活高效的管理优势,但也得在有限的精力下平衡各项工作,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营。
中型养老机构的院长在战略规划方面,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发起对特色服务项目的调研与可行性分析,比如考虑增设康复护理专科或老年文化艺术培训等项目。在与外部机构合作洽谈过程中,院长要审核合作方的资质、信誉和合作方案的可行性,确保合作能够拓展机构的服务网络和资源渠道,提升机构竞争力。在内部管理上,通过建立定期的部门沟通会议制度和工作汇报机制,检查各部门工作进展,协调部门间的协作关系,避免推诿扯皮现象,保障机构整体运营效率。
大型连锁养老机构的院长重点在于宏观管理和品牌建设。在制定分院发展策略时,院长发起基于市场调研和集团战略的规划工作,审核各分院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品牌定位是否一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院长负责制定统一的人才招聘标准和培训体系框架,发起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确保为各分院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定期的分院人员管理工作检查和评估,监督分院管理层的执行情况。在财务管理上,院长把控各分院的财务预算总体框架和关键指标,通过定期的财务审计和分析报告,审核分院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健康状况,保障整个连锁机构的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END
文字:乐部郎
排版:凌艺菡、许婉真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责编:龚琦涵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