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 雷妍)在不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如何推进地市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1月20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答央广网记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答央广网记者(央广网记者 雷妍 摄)
焦雅辉表示:“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我们一贯秉持‘充分尊重医师决策权,为互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考虑客观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要坚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原则。”她提示,互认项目的确定,应当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高的同质化水平、较好的稳定性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项目。比如临床上我们常用的血常规、尿常规、X光检查、CT检查等等这样一些项目。
但是同时,检查检验结果会因患者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我们也明确了接诊医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诊疗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焦雅辉介绍,六种情形包括:
1.因病情变化,相关临床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当中变化比较快。
3.相关临床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做手术、输血等一些重大医疗措施实施之前。
4.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
5.涉及司法、伤残等鉴定的。
6.一些其他需要由医师根据实际诊疗来确定的情形。
焦雅辉强调,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要加强医患的沟通和交流,在不能够互认的时候,要做好解释说明,积极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项工作,焦雅辉表示:国家卫健委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落实。
一、坚持分步逐级原则。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首先在医联体内实现检查检验的同质化管理。从紧密型医联体互认入手,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逐步向市域、省域、区域和跨省互认推进。
二、加强临床检验、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相关专业的质控工作,推动实现国家、省和地市质控中心全覆盖,推动质控工作向县延伸,提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这是我们保障互认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焦雅辉说,这也是在地市级层面实现三级医院能够互认二级医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另外也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同级之间互认的重要基础。“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地市范围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能够达到200项。”
三、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便利。
四、逐级对区域内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互认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指导。在医疗机构内部,主要是完善绩效分配制度,调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的积极性。
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比如信息化建设、投入、医保支付等方面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来营造有利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
责编:李传新
一审:李传新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