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冯竞萱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1月8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14个市州地方工信局汇聚一堂,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其中,株洲、郴州、怀化、邵东四地作经验推介。
抓工业和信息化建设,这4个地区有何独到之处?
株洲:发力“制造名城”,规工增加值增速连续6个月居全省第一
回望2024年,株洲工业成绩单亮眼。
在赛迪顾问公布的先进制造业城市百强榜单中,株洲排名提升至37位,较去年前进2位。
2024年1-11月,全市规工增加值增长10.1%,连续6个月居全省首位,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
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去年12月,株洲荷塘区硬质合金新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拥有4个“国”字号集群,占全省总量五分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多点开花。2024年,株洲大力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制造名城走进名企名校名所”等活动,落地航空产业研究院、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赛迪湖南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120多项科研成果在株洲转化落地。
优质企业加速扩容。2024年全市新增国、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1个,数量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郴州:项目为王,工业投资增速连续5个月全省第一
2024年,郴州把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用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去年1-11月,郴州工业投资增速达28.6%,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一。全市引进省级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8个、市级重大招商项目318个,总投资金额达1820亿元。
重点产业巩固优势。围绕锂电新能源、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郴州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2024年,全市新签约锂电新能源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340.95亿元;有色金属新材料重大项目26个,总投资150.61亿元;装备制造重大项目23个,总投资86.87亿元。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4年,郴州有开工建设项目73个,持续建设项目36个,拟竣工投产项目38个,对接引进项目9个。目前共有65个项目已竣工或已投产。
怀化: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立足怀化国际陆港和本地资源优势,怀化重点瞄准“三型”产业承接转移,即资源禀赋型、物流敏感型和劳动密集型。
怀化药材、竹木、硅砂等资源丰富,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形成中医药、竹产业、新型显示等特色产业。2024年,怀化引进中医药企业47家,包括修正药业、华润三九、广药集团等知名企业,“中国南方中药谷”蓄势崛起。
怀化国际陆港,物畅其流、商通天下。怀化把箱包皮具作为临港产业重要突破口,从2023年至今,共引进企业103家,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作为外出务工大市,怀化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35万人以上,可带动武陵山片区近2400万劳动力资源向怀化集聚。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和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落户箱包皮具、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企业180余家,新增用工2.53万人,逐步形成“产业带就业、就业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邵东:强化产业“人设”,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
邵东市,素以“1元打火机20年不涨价”的奇迹而享誉全国。2024年,邵东强化产业“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火机、小五金和箱包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火机产业获评工信部“中国有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
在邵东,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产业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比如打火机生产所需的40多种零配件全部可以本土化配套;小五金基本形成覆盖热处理、锻压、铸造、电镀、电泳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承载区。邵东市采取“园区+工业地产模式”,建成标准化厂房310万平方米,形成以湘商产业园为核心,带动仙槎桥五金、黑田铺印刷、廉桥医药、团山打火机等4个专业园区协同发展。
组建公共科创平台,带动产业整体升级。邵东率先组建智能制造研究院,依托该研究院先后建成众创空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邵东有236家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减少用工20%以上,产效提高40%以上。
作者:谢卓芳
责编:奉永成
一审:奉永成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