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以来,“民以食为天”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
在这朴素的生活哲学之下,曾有一位教书先生将“吃”的哲理提升至新境界——“每饭不忘天下事”。
在湘潭昭潭书院(现位于湖南科技大学校园内)的饭厅中,他挥毫泼墨,留下了这样一副楹联:
君试思世变何如哉,横流沧海,频起大风波,河山带砺是谁家?愿诸生尝胆卧薪,每饭不忘天下事;
士多为境遇所累耳,咬得菜根,才算奇男子,将相王侯宁有种?看前哲断齑画粥,读书全靠秀才时。
为何要在饭厅留下一副这样的对联?2024年岁末的暖阳下,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昭潭书院,邀请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鄂深度解读这副楹联,从中窥见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时事艰危 忧时奋进
“这副楹联的作者吴熙,生于1841年,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卒于1922年。他虽得享高寿,却亲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刘鄂说。
晚清,一个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可以说,吴熙的一生正是时事艰危、“横流沧海”的写照。
刘鄂接受记者采访。
也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国家、对民族有了更为深切的忧思。在他的这副对联中,我们感受到了其对时代变迁的深深忧虑,“君试思世变何如哉,横流沧海,频起大风波。”
然而,尽管时代风波不断,吴熙的意志却未被摧毁。他深知“士多为境遇所累”,但更懂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道理。他坚信,“咬得菜根,才算奇男子”,只有吃得起苦,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吴熙在中年时,曾入左宗棠的幕府任书记,与当时的湖湘精英并肩作战。而湘潭这片热土,更是孕育了无数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无论是从时代背景还是地域特点,他的这副联都深深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
“为什么要在饭厅悬挂这副联呢?”记者追问。
刘鄂微微一笑,解释道:“饭厅是日常饮食之地,吴熙先生选择在此挂上忧国忧民的楹联,意在提醒前来用餐的学子勿忘责任与使命。他希望书院的学生明白,真正的学问在于心系天下、勇于担当。他期望学子们效仿古人勤学苦读,切不可混沌终了,即便每次吃饭,都不能忘了天下大事,更不要怕身处逆境,而要争做那自立图强的‘奇男子’。”
典故丰富 贴切入文
“我数了一下,在这副对联中,吴熙共用了七个典故:横流沧海、河山带砺、尝胆卧薪、不忘天下事、咬得菜根、将相王侯宁有种、断齑画粥。”刘鄂评价道,这些典故宛如繁星点点,虽不显山露水,却以一种以小见大、寓千里之势于尺幅之间的独特艺术风格,令人在细细品味之余,不禁为之心生赞叹。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并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展示作者的文采与见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周围环境形成完美的融合,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这副对联的用典,就与其悬挂场所——学堂饭厅之间形成了和谐共鸣与相互映衬。”刘鄂说。
吴熙的这副对联,正是巧妙地融合了“学”与“食”的双重意蕴,通过精心用典,使得对联与学堂饭厅这一特定场所相得益彰。
现湖南科技大学昭潭书院大门。
刘鄂援引对联中的两大典故来诠释这一点。
上联的“尝胆卧薪”与下联的“断齑画粥”,都与饮食有关,但又不止于饮食。
“尝胆卧薪”,是吴熙对成语“卧薪尝胆”进行倒置后得出的。其典故源自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的激烈纷争。彼时,越王勾践在战败的屈辱中,以柴草为床,悬挂苦胆于室,每日餐前必尝其苦,以此铭记国仇家恨,砥砺前行。通过不断的隐忍奋斗,越国终得复兴。
吴熙借此典故,意在警醒学子们,时刻不可忘却国家之耻,应铭记己任,矢志不渝,为国家的振兴不懈奋斗。
“断齑画粥”,则源自北宋僧人释文莹所著《湘山野录》,其中记载了范仲淹年轻时的求学艰辛。范仲淹身处贫寒,却矢志不渝,于长白山僧舍中刻苦攻读。他每日仅以二升粟煮粥为食,粥冷却凝成块后,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配菜则是几十根散断的腌菜。然而,在如此清苦的环境中,范仲淹仍坚持读书上进,终成大器,官至参知政事,主导了北宋著名的庆历新政,并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名言。
吴熙以此典故为镜,勉励学子珍惜光阴,效仿范仲淹的勤奋与坚韧,即便在用餐之时,亦不忘学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以范仲淹这一读书人的典范来激励学子,“读书全靠秀才时”,与学堂饭厅这一场景的文化氛围高度契合,宛如天成。
昭彰湘潭 文运绵长
据史料记载,吴熙就出生于湘潭县城内,学业有成后曾在陶澍后人家坐馆四年,还曾授课船山书院,主讲湘潭昭潭书院、长沙思贤讲舍等学府。这副对联就是吴熙任昭潭书院山长时写就。
昭潭书院,位于老湘潭县城,与湘潭文庙仅一墙之隔。
湘潭文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是官方祀圣贤、习礼仪、讲经籍、议文事的场所。康熙之治带来社会稳定,书院重新倡建。这个时期的湘潭,水运便利,商贾兴盛。民众认为无文不远,希望通过办学来选拔培养人才,巩固繁荣的商贸业。而当时湘潭文庙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清康熙末年,湘潭县令方伯在县文庙的东边修建了义学。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知县李松倡议并联络本邑乡绅富商,在义学原址扩建昭潭书院。它也是清代湘潭的第一座书院。
湘潭文庙。
寓意“昭彰湘潭”的昭潭书院,人才辈出,文运绵长,与湘潭文庙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家教学体系。而昭潭书院的历任山长,均为当时社会名流精英,不乏聂焘、郭嵩焘、王闿运等名士。
名士掌教是昭潭书院扬名湖湘的重要因素,而书院深厚底蕴的形成,还得益于名士山长倡导的学风。昭潭书院首任山长聂焘,明确提出:“以立志远,变化气质为先务,敦朴实,慎交游,养明性,以为读书明道之基。”这段话,被后人视为院训。
昭潭书院讲求气节道德,崇尚实学,要求学生潜心治学、杜绝恶习。这既是传承湖湘文化基调,也是书院立身之本。明代倪岳曾品评湖湘文化,言及“多问学志节之风”,从吴熙这副对联来看,此言颇具合理性。
“联中表达出吴熙满满的爱国之情,他勉励学生不畏困难,努力读书,为改变国家命运而抗争。有趣的是,革命先驱黄兴曾以吴熙这副联为底本,为长沙明德中学题赠一联,曰:劝诸君努力加餐,每饭莫忘天下事;看先贤断齑划粥,立身端正秀才时。足见当时吴熙这副对联的影响之大。”刘鄂说。
时至清末,随着学制改革的浪潮,昭潭书院亦随之转型为县立昭潭高等小学堂。其后历经百年的变迁与传承,如今书院被保护修缮利用,成为了湖南科技大学的一部分。
记者手记
心怀“国之大者”好好读书
欧阳伶亚
推开铁门,走进书院,主道上的嘈杂并没有波及这里,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幽静得能听到叶落的声音。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昭潭书院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前行之路,教会了他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以赤子之心关注家国与百姓。
从明代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吴熙的“每饭不忘天下事”,再到后来徐特立同志赠青年人的“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引导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是教书育人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要义。
岁月流转,曾经吟诵四书五经的书院,如今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和科技的传播地,其精神内核如湘江水绵延不绝,激励着湖湘儿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用实际行动诠释“每饭不忘天下事”的内涵。
解联嘉宾:刘鄂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清代法律史研究。曾在《历史档案》《清华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曾在《中国人大》《南方周末》《澎湃新闻》等媒体发表评论、田野调查报告数篇;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频道“法律讲堂”节目主讲《楹联中的法文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陈永刚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欧阳伶亚
摄影/邹尚奇
剪辑/戴钺
设计/周圆 周子茜
作者:欧阳伶亚
责编:欧阳伶亚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