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12月26日《湖南日报》05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这几日,湖南万骏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成正在争取3笔大订单。
“3艘船3000多万,都是出口到欧美的。”他所说的船,是27米、50吨级的公务执法船,属于公司的爆款产品。
(李志成)
岁末将至,这家位于益阳(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的造船企业依旧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2019年,李志成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创业,成立了湖南万骏船舶有限公司。今年,万骏船舶年产值达9000万元,是沅江市年产值增速最快的船舶企业。
短短5年,如何做到的?
李志成认为,是部队严明的纪律和艰苦的训练锻造了自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可贵品质。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敢于拼搏、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2003年,22岁的李志成退伍后入职沅江游艇制造上市企业——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还是造船“小白”的他被公司送去广东学技术。
“我虽然出生在南洞庭湖边,从小到大见过许多船,但对造船技术一无所知。”李志成说,由于自己分不清交流电和直流电,“一问三不知”,气得师傅想将他退回给介绍人。
但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到这门手艺。
那段时间,李志成白天跟着师傅学电气工艺,晚上研究图纸、恶补电工知识,为了看懂操作说明,还自学英语。
3个多月后,李志成安装了人生第一条游艇的电气系统。“按下开关,灯就亮了,别提有多激动了。”随后一年时间里,李志成独立带队完成了6艘出口船舶的电气施工。
2005年,李志成学成归来,把更先进的电气工艺和制造理念带回公司,从一名基层电工做起,经过售后服务、电气车间主管、质检员、项目经理等多个岗位历练,2012年晋升为生产总监。
2017年,李志成迎来一个更大的挑战——前往重庆,担任一家船舶企业的总经理。3年内,他将企业年产值从1000万元提高到了6000万元。
(李志成(右)指导员工。)
(李志成(左)指导员工。)
从基层工人到管理者,再到如今的创业者、企业掌舵人,李志成在船舶制造业摸爬滚打20余年,其说一不二、一诺千金的品行在业内有口皆碑。“我承诺按期交货,就一定做到。”
2023年5月,公司接到一笔来自郴州的订单。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举行在即,离交船时间不到100天。时间紧、任务重,很多船企望而生畏,不敢接单。
郴山郴水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将项目交给了李志成的万骏船舶。
接手项目后,李志成带领项目组成员争分夺秒赶工期。“团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李志成说,项目进展得比想象中顺利,最终交船时间较原计划提前了5天。
近几年,越来越多创业者涌进造船业,行业越来越“卷”,各家船企都在比拼造船工艺、交货时间和服务水平。
李志成的应对之法是创新求变。早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在谋划新能源船舶的开发。
“新能源是一个风口,必须抢占先机。”李志成带领团队先后与中船重工719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厦门市泛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能源产品。
目前,万骏船舶获得3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认定,新能源产品占比已经达到50%。
“未来5年,我计划公司新能源船舶的占比突破80%。”李志成定下目标。
作者:黄欣然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