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安化县五举措保护耕地守护粮食安全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4 17:19:49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安化县始终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逐步构建起“地有人种、田有人守、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总体格局,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强化机制引领,握紧耕地保护的“领航舵”

安化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一方面,积极响应上级全面推行田长制要求,因地制宜出台高标准的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划分田长制网格1473个,设立四级田长2166名,建立县域全覆盖的田长制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成立高规格的县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挂帅,分管副县长具体抓,高位推动耕地保护落实落细。

2023年安化县各级田长巡田14.8万小时,巡查距离8.7万千米。2024年基本形成了常态化巡田机制,违法占用(破坏)耕地问题大大减少,耕地保护被动局面明显改观。

破解恢复难题,扩充耕地潜力的“蓄水池”

安化县地处雪峰山脉北段,是山区林业大县、库区移民大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森林面积6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境内山地面积占比达到82%,耕地面积较少且分布不集中、难成片,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为全面摸清全县耕地恢复资源潜力,完成耕地恢复任务,安化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摒弃唯经济论的狭窄思维,积极响应“耕地下山”号召,扎实开展耕地恢复资源潜力分析,挖掘后备资源潜力外图斑面积4877.08亩,林地置换图斑面积2944.39亩,为全县耕地总量和粮食安全进一步拓展了潜力。

坚持占补平衡,拧紧耕地流出的“关键阀”

“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决不能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安化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始终坚持“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耕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依法加强项目审批和管理。

2024年,该县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剥离耕作层159.92亩,剥离土方量17271.75立方米,年度利用率超82%。

2022年以来,全县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累计恢复耕地2.2万余亩,有效实现了县域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优化。

压实主体责任,绷紧耕地保护的“高压弦”

安化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究”要求。在全省先行出台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压实政府监管主体责任,明确责任追究标准,强化结果运用,营造耕地保护高压态势。

2023年以来,安化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督导和日常巡查,通过上级交办、铁塔哨兵、投诉举报等手段收集问题线索,集中开展5轮全面督查。

构建一致共识,打造耕地保护的“同心圆”

人心齐,泰山移。安化县始终重视耕地保护的宣传工作,致力凝聚全社会共识。

安化县邀请益阳市“小益小阳”田长制直播间来到江南镇边江村,推介边江村农耕文化和耕地保护经验。组织自然资源系统能力提升培训,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各乡镇有关领导、业务骨干共100余人参训。县委书记石录明、县长潘文剑相继在湖南日报、益阳日报发表名为《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贡献安化力量》《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的署名文章。全县耕地保护工作经验得到了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点赞,为耕地保护工作贡献了安化经验。(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众号)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