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2月20日09版
文 | 张建平 程里鹰 周佳 谭勇
湘江北去,楚地多俊才。制造名城,桃李满天下。
近年来,株洲师专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整体实力日益增强,人才质量日益攀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办学声誉日益扩大。
悦旅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入选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获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强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建设单位……华丽蜕变的背后,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积跬步而至千里的强烈事业心,是全体株洲师专人勠力同心、夜以继日的奋斗。
起宏图,辟新径。株洲师专,气象万千。
以文化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行与技艺并行,是师范生一生的修行。
作为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重要基地的师范院校,株洲师专绷紧“育人弦”,挑起“思政担”,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程,强调以文化人,探索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构建起“师魂匠心、文化育人”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
今年7月,株洲师专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株洲师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发展里程碑。
以此为起点,株洲师专开启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培根铸魂育新人的全新赛道。
在株洲师专,思政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了时政动向、教师研究、地域特色等元素的思政文化大餐。
用好“本土红”,打造铸魂育人“活教材”。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创新与实践并重的理念,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与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达成战略合作,举办系列红色文化讲座活动、开展“讲株洲红色故事”风采展等活动,打造本土特色思政教育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奠定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追寻“中华根”,探索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学校立足株洲炎帝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举办炎帝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炎帝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发以炎帝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程、举办炎帝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其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坚定青年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提振民族自豪感,引领了育人新风尚。学校马院何琴老师的作品“汲取炎帝文化之精髓,勇担文化传承之使命”在湖南省师专类共同体“青椒论坛”教学展示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思政课堂有滋有味,课程思政更是润物无声。
依靠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该校不仅开设了“文学”“礼仪”及思政课程等必修课程,建设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师范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的“精品课程群”。还开发了“本土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情怀+教育活动设计”等文化浸润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一百首古诗词》《一百个历史故事》《一百个历史人物》“教师三百工程”等系列专业选修课程。构建起“必修主导+学科融入+选修补充”的“师魂匠心”文化育人课程。
将“校园小课堂”和“现实大社会”结合起来,该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打造党建品牌和文化品牌。
各党支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谋划了“拾穗者”“幼爱”“小青柠”等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打造了“青爱”校园文化品牌,广泛组织师生进幼儿园、进小学、进社区、进乡村,开展社区送教送艺、墙绘科普教育宣传画等实践活动,投入寒暑假“三下乡”送教送温暖志愿服务,师生的足迹遍及城乡。一系列活动引导促进了青年学子全方位了解国情、社情,把“小我”融入“大我”,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产教融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
今年11月1日,株洲师专与凯悦酒店集团湖南区域校企合作签约暨“悦旅班”开班仪式成功举行。株洲师专悦旅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这是株洲师专开展校企合作,双方立足区域酒店产业特色、共建产教融合品牌、培育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全新尝试。
株洲师专校长石纪虎表示:“这是学校围绕行业办专业、围绕行业育人才、围绕行业强发展,推动‘三业融合’的具体实践,双方将共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多维度、多层次的湖南酒店业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不仅仅是旅游专业,在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道路上,株洲师专各专业可谓多点开花——
顺应国家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2023年6月,株洲师专争取市政府支持,将株洲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设在学校,为全省市州首家依托学校建设的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两年来,面向全市先后开展了株洲市托育机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培训、株洲市托育机构保育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婴幼儿照护能力、科学养育能力和托育机构照护服务水平,促进了全市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信息技术学院联合华为科技、厚溥科技、深信服科技、奇安信科技、神州数码科技、安恒信息等世界500强或国内头部企业,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引领示范的作用,立足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云智融合新型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
小学教育学院与本地区20余所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株洲市荷塘小学、长郡云龙实验学校等7所学校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在共建教育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学院专任教师还自发、自愿与株洲市区多所小学联合组建“师校联盟”,深入推进师校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协同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共同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
学前教育学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小博士教育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高校+幼儿园”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融合与深度互动。
株洲师专将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校地、校企合作,形成校地、校企多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素质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优化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新态势
近年来,株洲师专立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聚焦企业用人需求,围绕行业办专业、行业育人才,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面对人口出生率骤降、师范院校转型压力剧增趋势,株洲师专积极谋划专业结构和布局,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电子信息类、公共服务类专业,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缩小师范专业规模。
2016年,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全国性热门话题,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湖南省大力打造“楚怡”职业教育品牌,株洲师专发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业教育精神,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立足自身专业,主动谋变。
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此背景下,株洲师专携手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开展合作办学。21名联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全部被省内剧团录用,2人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
2020年5月,双方再度“联姻”,招收三年制中专戏曲表演专业学生。2021年,株洲师专成功申报五年制大专戏曲表演专业。
与院团兼职教师、行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委员会,引进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学,成立大师工作室,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推行“大师工作制”引领下的小班化、导师制教学模式,戏曲表演专业大放异彩,迎来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2023年,株洲师专与安仁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协议。这届学生共19人,均来自安仁县,其中有10名是委托培养生。
从需要到其他学院“找学生”,到首个毕业班学生全部都有“好出路”,再到为戏剧团订单式培养人才、荣获省级奖项10项……戏曲表演专业结出的累累硕果,谱写了文化传承与教育反哺的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推行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托育行业迎来了最好发展时机。
托育服务专业实训课堂
2022年,株洲师专顺势而为,依托学校品牌专业学前教育新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向婴幼儿托育与照护服务领域,培养“懂医养、擅照护、能教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首批136名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生已经全部走上了实习岗位。
2024年,株洲师专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社会体育5个专业,并完成省级平台备案工作。
至此,株洲师专拥有包括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音乐教育、舞蹈表演、戏曲表演等在内的21个专业,形成了师范教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旅游管理和社会服务五个专业群。
蓝图已展开,号角已吹响。
“我们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时代使命,抢抓机遇、统筹内涵建设和规模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用高质量的党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湖南职教高地、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株洲师专党委书记彭良平的表态掷地有声、信心满满。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