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暖心事 用心做 ——记“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申令波
新湖南 • 为民爱民
2024-12-16 16:25:21

申令波(左二)与福利院老人唠家常。

  12月11日晚,申令波又在加班赶写一个材料,当他完成工作,已是次日凌晨。

  申令波是赫山区民政局一名普通干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一样的业绩。前不久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挤出时间来学习,很快适应新工作,迅速成长为“业务尖兵”

  2015年3月,申令波从部队转业到赫山区民政局工作。16年的军营生活,让这个从常德市石门县一个偏远小山村走出来的小伙子,成长为北京军区某通讯团的多面手。他曾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先后1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兵标兵,3次优秀共产党员,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

  荣誉属于过去,申令波想努力开创新局面。但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陌生的环境,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让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我是一名军人,军人从来就没有打退堂鼓一说。在部队要争当精兵,在地方,我也要当一块好钢……”

  让自己在业务上尽快成长起来,申令波知道,唯有不断学习。他系统学习了《民政工作》《民政法律法规汇编》《民政工作随想》等理论法规书籍。“时间都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一年时间不到,我就写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使自己很快进入了角色。”

  申令波又一头扎进了理论学习的海洋中,他深入学习关于党的最新知识、最新论断,积极参加“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多年来,申令波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日新闻必看、人民日报必读、主流网站必览,既拓宽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同事们都说他是“身在民政,却心怀天下”。

  除了向书本学,申令波还坚持向同事学向同行学。“人家都说一字之师,按照这个标准,局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他谦逊地说。已是市民政局副局长的杨定军曾在业务上指导过他多次,感慨地说:“只要听一下声音,就知道是他……”

  申令波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他苦学公文写作知识,让自己变得一专多能。付出自有收获,2018年9月,作为基层唯一代表,他受邀参加全省民政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他一次性考取了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证书;他在人民日报、中国网、中国社会报、新湖南客户端、益阳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稿件700余篇,曾连续多年荣获湖南民政宣传优秀通讯员。

  工作中一身拼劲,加班是常态,双胞胎儿子吃“百家饭”长大

  申令波的拼,在单位上有目共睹。2015年3月,他刚到赫山区民政局工作,就接到了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8年婚姻登记档案的任务。这项任务曾3次列入局里的重点工作,都因工作量太大、整理程序太繁杂而被搁置。申令波带领3名同事,连续工作了80余天,出色完成了3万余份婚姻登记档案的整理。那时,他的妻子还在深圳工作,双胞胎儿子才9岁多,没人照顾。同事们知道他忙,经常主动接到自家照看。“孩子吃百家饭长大的,感觉有点对不住他们。”说着说着,这个铮铮铁汉突然就红了眼睛。

  这是怎样浩大的工程啊,因为手写的缘故,很多字迹都有些模糊不清了;还有一些证件因损毁,变得很难辨认。申令波带领团队,硬是通过剪、贴、裁等20多道工序,让无序的档案变得有序。他们把工作做到极致,将每一份档案扫描,做成电子档,便于查阅、管理与保存,让局里的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赢得了省、市民政系统有关领导的好评。

  这样“特殊”的时刻还有很多。2016年,申令波在赫山区民政局基层政权股工作,区里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要完成行政村合并工作。地名承载着历史,合并后,一些行政村就自然消失了,村民的意见是很大的。他和同事把前期宣传发动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主动上门做群众的工作,将国家的有关政策一一讲给他们听,讲合村后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一些深远影响等,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随后的方案起草、每日工作进度上报、建制村合并到最后的检查验收,都是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环环相扣。全区由258个村合并成156个,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奋进路上,永不停歇。申令波利用自己的通信网络专长,高标准完成了省民政厅要求的民政四级广域网建设,系统整理了1956年以来民政文书和财务档案19000余份,独立完成了泉交河镇菱角岔村农村公益性公墓环境设计与建设。2020年,他负责全省五化民政先进区县创建任务,他坚持一手牢基础、一手抓创新,全区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五化民政先进单位。”

  他牵头落实的平安建设连续5年、绩效考核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先进。

  2020年,申令波又一次接受局里的安排,全面负责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是全局工作的龙头,上下沟通的桥梁,展示民政形象的窗口,凡事都马虎不得。”他时时警醒自己。“局里交给的任务,他总是想方设法不打折扣去完成,党性强,让人放得心!”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胜飞对申令波满口赞许。

  这是一串沉甸甸的荣誉:申令波曾连续4年被赫山区政府记三等功,连续6年被嘉奖。2022年8月,他荣获全省民政系统“最美民政人”。

  荣誉背后,浸润着拼搏的汗水与泪水。“到办公室工作以后,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无怨言,始终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一流的工作质量,回报组织的信任。”分管副局长聂晶盛赞这位得力干将。同事舒伟告诉记者:“那些年,双胞胎儿子经常陪着他一起加晚班,实在太晚了,不忍心叫醒孩子,父子三人就都睡在办公室里。”申令波觉得有愧于家人,可孩子眼里,他却是个好父亲。“父亲不打牌,不喝酒,爱学习。闲暇时光里,喜欢陪着我们一起跑跑步,搞些户外活动。是父亲、是朋友、更是人生的导师……”

  善良和悲悯情怀,印刻在骨子里,他把民政工作当作一份暖心事业

  这是同事们无意中记录的一段影像:洪水挡住了车行路,申令波打着赤脚,蹚水过去,他的背影坚毅踏实。

  2016年7月,泉交河镇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镇区部分地方积水深达2米多,不少店铺、车辆都淹没在水中,受灾十分严重。赫山区民政局很快组织了一批救援物资,申令波跟随同事们用大卡车护送前往。积水很深,车辆无法通行。想到群众连口热饭、热水都喝不上,他心里十分着急。“我是一名军人,关键时刻,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他打着赤脚,小心试探着,一点点蹚水过去。稍有不慎,就会被急流冲走。其中艰险,很难诉说,万幸,他成功抵达了救援指挥部,做好了各项交接工作。随后,这些救援物资被分批通过橡皮艇、冲锋舟等方式,转运到了最需要的地方,一一分发给受灾的群众。“党和政府记得我们,给我们送救灾物资来了,我们的心里踏实了。”看到群众奔走相告,申令波感到特别欣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会这么奋不顾身,申令波说一是职责、使命,还有一点是深植于骨子里的善良与悲悯情怀。他动情地讲起了一个故事,父母亲收留了一位盲人,将他视为“父亲”一样照顾了44年,直到老人88岁去世。“每天茶、饭都端到爷爷手里,爷爷一有病痛,就赶紧送医院。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小就学着父母一样的做……”申令波说道。

  到赫山区民政局工作,遂了申令波的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这是一份暖心事业,面对的更多是弱势群体,我就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尽可能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赫山区连续多年遭遇了洪水、雨水和冰冻灾害,他白天收集灾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晚上赶写宣传稿件,通过媒体传播正能量,呼吁社会关注关心受灾群众。

  申令波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深入全区民政系统,将一些感人的事、一些典型的做法挖掘出来。《“顺超公益”温暖困难群众》写的是彭顺超热心公益给赫山区600名困难群众送来120万元新年大礼包的暖心故事,《赫山:开创养老新模式 用心守护夕阳红》等文章,讲的是赫山办起益老食堂,让老人品出甜蜜新滋味,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区级统管”,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民政不再是抽象的,因为这一个个载体,变得生动丰富起来,是真正惠民利民的爱心大事业。”他笑着解释。

  因为情系弱势群体,身兼区儿童福利院主任的申令波,会把每一件关系孩子成长成才的小事,都做成暖心的大事。福利院的扩建改造、环境的美化与亮化、健身娱乐设施的添置等,真正彰显“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大爱情怀。

责编:杨鸿雁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来源:益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