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夏季攻势”典型案例|怀化市洪江市:分类施策 茶溪治污新模式
新湖南 • 综合
2024-11-28 16:43:25

分类施策 茶溪治污新模式

——怀化市洪江市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洪江市黔城镇茶溪村位于洪江市黔城镇北部,距市治黔城城区4公里,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发达,全年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能充裕、雨季集中、降水充沛,因境内溪流称“茶溪”而得名。村土地面积12.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738户,总人口2608人,常住户696户、人口2143人,2023年人均纯收入22000元。主导产业冰糖橙、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10000亩、2300亩,属于“集聚提升”村庄类型,不属于环境敏感区,村内溪水流经菊花村后进入舞水,距洪江市舞水县级饮用水源取水口约5公里。

△茶溪村柑橘产业园

治理情况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原则,采取不同的改厕和治理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1、2020年至2022年投资84.04万元完成382户三格式化粪池建设,黑灰水经无害化处理后回用于农田、果园、菜园灌溉;投资31.86万元完成118户四格式化粪池建设,黑灰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后带的小微湿地池,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水排入灌溉渠道或农田,作为灌溉用水回用;

2、2022年投资3.5万元完成1处5户的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水就近用于绿化;

3、2022年投资58万元建成1处62户统一联管+净化池+A/O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尾水达标排放,排入下游的灌溉水渠;

4、2021年投资45万元完成1处200㎡人工湿地设施建设,用于深度处理周边25户黑灰水,处理后尾水排入下方农田。

△茶溪村村部

△茶溪村村民集中区

治理模式和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茶溪村选取了三格式化粪池、四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统一联管+净化池+A/O一体化处理设备和人工湿地设施等5种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灰水收集后经这5种处理模式处理后均能达到就地回用于生产灌溉或达标排放要求。

1、三格式化粪池。根据《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湖南省农村厕所建设技术导则》要求,制作完成了《洪江市农村改厕工程标准图集》,用于指导全市农村改厕工作。三格式化粪池三池容积比宜为2:1:3,有效总容积不应小于 1.5m³,可年处理厕所污水15吨;配套设置进粪管、过粪管、清渣(粪)口、排气管及尾水排口(具有锁闭装置)。厕所污水在三格式化粪池发酵后产生的渣以及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水能提高肥效,是农户菜园、果园主要的有机肥来源。茶溪村当前普遍是水肥混合一起使用,使用时加入一定量清水稀释,用于果木蔬菜施肥和浇灌。回用方式一是第三格有机生态肥池的肥水由农户自己清掏用于浇菜、浇花等;二是第一格收集沉淀池的沉淀物清掏后农户用于果树浇灌;三是还有部分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农田、灌溉渠道用于农田灌溉。工艺流程图如下:

△三格式化粪池

2、四格式化粪池。四格式化粪池为三格式化粪池后增加了一个人工湿地池,湿地池容积一般是三格式化粪池容积的1/3。经处理的厕所污水经排水口流入湿地后经作物根系吸收土壤过滤后排入沟渠、稻田。前三格黑灰水回用方式同三格式化粪池;经第四格处理后的尾水可直接排放或用于绿植浇灌。工艺流程图如下:

△四格式化粪池

3、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设施。依托已改或新建的三格式化粪池,联管收集排入后接的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设施,通过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黑灰水,达到湖南省地方三级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外环境。该模式共设置6格池,分别是2个厌氧池(将隔油池油水分离后的厨房水、洗澡水流入第一、二格厌氧池),1个黑灰水收集池(将前两格厌氧池水和无害化处理的厕所水联管收集)、1个调节池、1个COD去除池、1个总磷去除池。该模式处理过程全部采用无动力方案,生物菌种无需二次添加,生物滤料采用活性陶瓷材质,体积不会减小,后期无需运维,不影响三格式化粪池的运行、清掏以及肥水的综合利用,为农户省心、省力。工艺流程图如下:

△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设施

4、统一联管+净化池+A/O一体化处理设施。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污水通过格栅拦污后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污水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A级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工艺流程图如下:

△统一联管+净化池+A/O一体化处理设施

5、人工湿地。处理工艺采用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方式。经化粪池处理的黑水加上其他灰水通过格栅进入湿地前端的调节沉淀池,再进入改良型厌氧水解池后进入反应池,最后通过人工湿地排入下方稻田用于农作物灌溉。此工艺无电耗,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农村住户集中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敏感区水质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人工湿地

长效管护机制

分散式设施由村自然落差收集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无动力的人工湿地,运维零成本。日常运维依靠农户对自家的三格式化粪池及庭院人工湿地进行定期清理,防止堵塞即可。

联户式和集中式设施由2名村庄保洁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清污掏污,及时补种植物,定期收割。村干部每月巡检1次,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三方专检,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运维资金由村级财政负责,年运维资金3000元。

特色亮点

茶溪村通过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痛点和堵点。全村黑灰水得到有效治理,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增产增效。如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三污一体化处理工艺遵循小厕所大景观的理念,有效解决了茶溪村七组5户村民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避免农户家庭粪污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污水处理最多可达8吨/天。

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自家的三格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引入二级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由“初沉水解+人工湿地”等工艺处理后,即可达到无害化或排放标准,用于周边稻田、果树、菜园浇灌等农业生产,每年可产生液态肥75吨,为每户农户节省化肥开支1000余元。有机肥的施用,大幅度提升了柑橘和水稻品质,促进增产增收。2022年,茶溪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至2.1万元。

△2022年8月16日,茶溪村作为全省乡村建设现场会观摩点之一,参会人员参观污水处理设施

茶溪村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洪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工作的样板,在怀化市2022年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现场会、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予以重点推介,获得了省、怀化市领导高度肯定。

茶溪村以农村污水治理为切入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以来,先后获评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精品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省级荣誉。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