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百廿芳华,初心弥坚——写在衡阳师范学院120周年校庆之际丨湖南日报·深读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21 07:44:34

周怡然  蒋 杰

北望巍峨南岳,南接奔腾湘江,自诞生之日起,衡阳师范学院便承载着厚重悠长的湖湘底蕴,肩负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信念。

百廿师范,百廿耕耘;桃李秋韵,硕果飘香。

衡阳师范学院奋进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征程上。

在120年的时间长轴里,学校以一脉相承的坚守扎根湘南大地,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师范特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恪守初心中蓬勃发展,于时代浪潮中锐意进取,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璀璨华章。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04年,时值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怀揣教育救国理想,中国杰出教育家、书法家曾熙于衡州古城中创办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倡“南学津梁”之旨,广揽省内外教育界名流,时为湖南创办最早的3所师范学堂之一。

湘南革命的摇篮:“湘南第一党支部”——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支部革命历史陈列室。

“南学”,指江南历代先贤的先进学术和先进思想;“津梁”,意为接引天下万物,供陶冶、铸造之需,表达了曾熙对学堂培养具有先进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师长,挽救民族于危殆,振兴中华的深切希冀。

1912年,学校改称“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段廷珪、蒋啸青等任校长期间,开放包容的民主之风弥漫校园。师生们受民主教育思想熏陶,先后组织了湘南学联、心社等进步团体和组织,逐步开展学生运动。

湘江奔涌,风云际会,省立三师成为湘南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心,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湘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从这里诞生,毛泽东曾五次来到学校播撒革命的火种,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等140多名校友为国捐躯。诸多青年学子从这里出发,投身民族解放事业,书写了革命史上极为光荣的篇章。

烽火硝烟中,学校几经辗转迁徙,踏上了艰难的办学之路。尽管教学环境极为简陋,更有炮火侵扰,全体师生和衷共济,男同学组织起消防和自卫队,女学生则学习救护工作。在办校治学之余,大家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开展民主斗争,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创业的治学精神和敢于斗争的革命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从耒阳迁回衡阳市区,1950年,又从晏家坪临时校舍迁到地域开阔的黄茶岭,自此得以确立永久性校址。1958年,随着衡阳师范专科学校的成立,学校迈入高等教育新阶段。彼时,校园建设迫在眉睫,师生们一锹一铲、一担一篮,半年多时间,于荒土野坡上建起了第一栋教学大楼。大家节衣缩食,自己养猪、养鱼、种菜,节约每一分钱用于办学,弘扬了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

1999年,学校迎来历史性跨越。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师范院校。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立足新起点,广大师生励精图治,严谨治学,推动学校稳步迈入发展壮大的新阶段。

2001年,原湖南第三师范学校并入衡阳师范学院,进一步壮大了学校的办学实力;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层次;2018年10月,学校入选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9年6月,学校调整为一本招生;2021年5月,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三六九”战略,擘画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蓝图。

“衡师12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部教育强国的奋斗史,涌现出众多革命先驱和行业典范。站在新历史起点上,赓续衡师光荣传统,创造新辉煌,是衡师人的使命,也是每位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衡阳师范学院校长刘子兰回溯学校百廿荣光,向台下的年轻学子发出青春的召唤。

漫长的峥嵘岁月,为学校刻下了深厚的红色基因,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这份“传家宝”,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元素,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校园环境,构建学、讲、研、行一体的红色校史育人体系,形成党委主导、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四融四驱三转化”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引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每年9月,位于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的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支部革命历史陈列室,都会迎来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作为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入职、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如期在这里举行。一件件实物、一组组照片,带领大家穿越百年历史长河,回望烽火岁月,汲取精神养分,化为不负青春韶华的前行力量。

读有红色书目、看有红色展馆、讲有红色故事、唱有红色歌谣、诵有红色经典、观有红色影视、演有红色剧目、赛有红色项目、学有红色典型。一代代传承与坚守,让革命基因薪火相传,红色的种子已深埋在每个衡师人心中。

诞生于民族多难之际,发轫于微澜之间。建校120年以来,衡阳师范学院承载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带领全体师生将学校建设成为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的高等学府,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澎湃力量。

青春之花,开遍山野

从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到衡阳师范学院,一百二十载斗转星移,“师范”二字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师范教育体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位于东校区笔架山的“师”彰显着百年师范传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这一时期,学校师范教育在探索中稳步前进,步入正轨,办学水平居全国同类型、同层次学校的前列。此后,学校经历多次更名和合并,但始终坚守师范教育的初心,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教师。

1999年,正值“升本”伊始,学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一场“本科意识”大讨论,围绕如何搞好本科教学、管理、服务,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专业人才,学校上下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年的思辨,明确了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学教师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这场在当时被称为“先导工程”的大讨论活动,犹如划过长空的利剑,回答了“人才培养”这一关键性问题,带动从学科建设到管理模式等攸关学校前途命运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伟大跨越。

作为除省会城市外,湖南唯一一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衡阳师范学院深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2009年,学校首次实施顶岗实习,15年以来,累计派出近8000人次赴100多所省内乡村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工作,不仅为乡村基础教育提供了过渡性师资,缓解了中小学师资紧缺的矛盾,也为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15年起,学校还承担起省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项目,“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全省乡村中学培养近1万名本科层次中学教师,留下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本土化生力军。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家乡有需要,我就回来了。”2018年,宁丹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带着大山深处的孩子实现音乐梦想;校友杨东玉放弃县城优渥的就业机会,十八年如一日深深扎根瑶寨塔山,托举起无数瑶家孩子们的希望;1998届历史专业校友张宏生扎根西藏教育事业26年,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全身心投入办学事业,坐车往返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30余趟,行程达50000多公里……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度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作用,让学生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致力培养更多、更好教育的好种子。”衡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敏说。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根据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学校不断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方式,打造多维度、全方位育人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为目标,2014年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构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协同合作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至2023年,累计立项建设34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此外,通过“衡阳师范学院 UGS 教师教育联盟”等方式,在各地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校合作,探索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围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办学目标定位,学校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切实推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师范专业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以新文科、新工科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提升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邹君介绍,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如今衡阳师范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目前,学校已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实现所有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成功“对接”;在专业建设上,已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6个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现场考查;拥有地理科学、英语、旅游管理、经济学和生物科学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3项国家“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传承百年的教育实践,滋养了如今桃李天下的硕果,也孕育着草木蔓发的生机勃勃。截至2023年底,衡阳师范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约20万名中小学教师和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书写了衡师人挺膺担当的生动注脚。

“听着衡师校园里教育家的故事。我相信在衡师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撒的教育好种子必定长成教育强国的参天大树,希望将来我也能成为其中一棵。”2021级音乐学专业学生李琪亮说。

“今天我从衡师出发,明天我向祖国报到!”一代代衡师学子在“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训的感召下,握紧“服务基础教育事业”接力棒,矢志不渝筑梦强国复兴之路。

融合向新,璀璨启航

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紧密融合的今天,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地方发展,院校大有可为。

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作为一所有着悠久红色历史的地方高校,如何让家国情怀在校园“生根发芽”?衡阳师范学院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大思政课”锻造“大先生”,将红色传承“合力”凝聚成服务社会的“向心力”。

成立于1982年的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雷锋家电工作室”秉承着“发扬雷锋精神,展现大学生风采”的宗旨,结合专业优势,以家电义务维修为依托,深入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乡村支教、公益讲座和科技展览等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为乡村送去教育关爱、文艺演出、环境美化等服务;“乡村音乐教室”项目组织学生志愿队伍到乡村学校支教,为乡村孩子点亮音乐梦想。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一代代衡师人从校园出发,扎根祖国大地,以青春芳华,续写逐梦新篇章。

学校地处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这里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

抢抓历史机遇,院校大有作为。

近年来,衡阳师范学院坚持“立足衡阳、辐射湖南、面向全国”的服务定位,主动融入到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发展之中,让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出了一条在服务中求发展、育特色、校地建设相促进的新路子。

在今年,学校首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数字文旅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立项,围绕数字文旅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研究咨询、产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等,建设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打造湖南数字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创新高地和虚拟现实旅游体验产品产业化阵地。

依托衡阳产业布局,学校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现代农牧产业学院、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等综合性人才培养实体,开创了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产教融合多方协同的育人新机制。

如今,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已成为高校与地方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学校立足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引领青年学子将自身才干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大力推进“人才培育”“政策咨询”“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四个行动计划,带动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步提升。

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等专业成立乡村养殖技术服务团队,形成了“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对接农牧行业需求,产科教深度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特色,培养了湘南地区乡镇一线农牧行业技术人才300多人;依托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与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形成了一支专注于传统聚落研究与开发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了“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传统村镇遗产保护与创意利用”等创新平台,引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实践。

瞄准衡阳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走好“先行棋”。通过整合应用特色学科,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搭建科教融合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近四年来,已转化各类科技成果60项,新增产值25.73亿元。

大道如虹,蹄疾步稳。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衡阳师范学院强化主动意识,对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日益增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素养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涌现,推动具有衡师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人才培育体系愈发坚实。

衡阳师范学院校长刘子兰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衡阳师范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师范初心,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奋力谱写湖南教育强省的衡师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衡阳师范学院提供)

(原载于11月21日《湖南日报》第7版)百廿芳华,初心弥坚-----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吴雅敏

一审:吴雅敏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