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不开心在网上找个人哄、睡不着连麦找人唱歌、起不了床订个叫醒服务……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消费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情绪消费服务项目销量惊人,但是个人隐私泄露,价格、服务不明确、不透明等风险和问题也不时出现。部分商家甚至存在“打擦边球”,明确提供违法违规的涉黄服务。
情绪消费,本意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一个心灵的避风港。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情绪消费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暴露。首当其冲的就是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成为他们进行诈骗、骚扰的“武器”。试问,当我们为了寻求一丝慰藉而敞开心扉时,却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在情绪消费的幌子下,明目张胆地提供违法违规的涉黄服务。这些服务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法规。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消费者身心的极大伤害,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严重污染。
不能任由情绪消费灰色化发展。作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在选择相关服务时,要仔细甄别商家的资质和服务内容,避免陷入消费陷阱。作为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相关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此外,还应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情绪消费背后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情绪消费?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以至于我们连倾诉的对象和时间都没有?如果是这样,那么情绪消费的兴起,或许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系价格鉴证师)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