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精选民族经典,穿越大美中国。10月21日至30日,湖南日报推出《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系列报道聚焦乔羽、迟子建、阿来、刘亮程、鲍尔吉·原野、马金莲、阿克鸠射、纪红建8位作家(剧作家)和他们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多个奖项的作品,派出8路融媒体团队,奔赴壮族、鄂温克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等多彩的村庄进行采访,书写民族地区村庄的时代巨变,描绘各民族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壮美画卷。
报道推出后在省内外刷屏热传,成为全网“现象级产品”。本期悦读版特别遴选了关于此组报道的几篇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探访乡村叙述的文学现场
张翔
湖南日报《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是一个视野开阔、有专业深度的策划,巧妙地融合了多个重要的视角。其一,探访当代文学叙述民族区域乡村的重要作品的原型地区,重返文学现场;其二,超越单一省域,放眼全国,以记者的敏锐视角引领日益活跃的乡村文化旅游;其三,呈现全国范围内乡村建设包括文旅发展的快速进步。
探访文学现场,既是文学专业研究者偏爱的活动,也受一般读者的喜爱。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了一大批叙述边疆地区或民族区域的重要作品。就国内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而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这类作品占了一定比重,往届的如阿来的《尘埃落定》、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最近一届有杨志军的《雪山大地》和刘亮程的《本巴》。就个人的阅读所及,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还很少有集中探访当代重要作品涉及的原型区域的研究撰述。《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集中关注重要当代作品叙及的民族区域中的乡村,可以算是带有专业眼光的率先尝试。
这些民族区域的乡村,各有各的特色,很多已是人们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交通网络的高速发展,为深入这些乡村区域的文化旅游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条件。从《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来看,记者们可以较为便捷地到达远方的目的地。他们对行程以及与作家们交流的叙述,可以成为将“特种兵”旅游的热潮引向更广阔的乡村的一种重要引领。年轻一代“特种兵”旅游的流行,境内游的快速发展,以往冷门的县市陆续成为全国旅游热点,这些现象也可以看作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系列报道呈现了诸多以往看起来路途遥远的民族区域乡村的发展新貌。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例如穿越天山的乌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这些乡村会成为文化旅游建设企业高度关注的对象,地方政府也有强烈动力推进文化旅游的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容纳能力和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可以预料,随着民族区域成为全国人民接踵前来的旅游胜地,这些空间也会成为各族人民交流交融的友爱空间,成为“石榴花开”的美好见证。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情触摸华夏大地的美好
聂茂 黎婕
紧紧相拥在一起的石榴更馥郁、更鲜甜,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民族更美好、更强盛。在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周年及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湖南日报重磅推出《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以文学、乡村、民族、时代为关键词,精选乔羽、迟子建、阿来等8位著名作家(剧作家),并以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引领读者进入文学现场,关注民族地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系列报道以文学为心、以镜头为眼,用心用情书写和记录中国时代之变、乡村之变,让新闻报道与时代共鸣。
石榴之形——媒体融合展现“圆融”之意。石榴形圆,色红,寓意着团圆与和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圆”的崇尚不谋而合,“圆”既是系列报道的立意,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宗旨。策划者、记者、编者皆以文学为创作主线,运用“图影音画”为针法,将民族、乡村、文学编织成生动传神的现实图景。系列报道既是按照时代特点对静态文学作品的转化,赋予其新的表达形式,也是按照时代的新变化对中国乡村进行完善和发展,增强其影响力与感召力。
石榴之花——文学推动民族文化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正如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学作为文化体系中的璀璨花朵,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体现在系列报道中。
读者不仅能沉浸式感受文字间流淌的深情与意蕴,还能通过镜头与解说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蒙古族那激昂奔放的说唱;壮族那悠扬动听的山歌;鄂温克族那神秘庄严的萨满舞;土家族那质朴高亢的民歌……系列报道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集锦,更是一部涵盖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的“百科全书”,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突出的包容性。
石榴之味——文学助力民族乡村振兴。石榴形美、味甜,以其硕果累累、籽粒饱满的姿态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盼。系列报道中,《“一个人的村庄”到“一群艺术家的村落”》讲述生长在新疆的汉族作家刘亮程用文学的力量加入到村庄的万物生长,使仅有一隅小商店的菜籽沟村成为拥有数十家乡村客栈的繁荣之地。《拂去尘埃,走进未来》聚焦作家阿来的作品和故乡,阿来将自己对藏族历史文化的独特体验熔铸到一部部文学作品中,让尘封在历史中的卓克基土司官寨逐渐成为“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无论是作家的作品,还是这组系列报道,都是在为留住共同记忆和文脉,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努力奋进。
(作者聂茂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婕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民族地区文学原乡的“山乡巨变”
卓今
湖南日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选取民族地区的文学原乡,反映这些地区乡村的蓬勃与希望,从报道中读者可以看到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实现新的“山乡巨变”。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策划、制作到记者,这是一个熟悉的团队,2023年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文学里的村庄》曾引起热烈反响。这一季读者再一次跟着他们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寻着刘亮程《本巴》的想象,到新疆木垒菜籽沟,以及江格尔的故乡看“牧游”的旅游创意;带着马金莲《亲爱的人们》体验宁夏西海固的人们亲手创造的新天地;随着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跨千山,越大河,到北疆的根河和漠河听“鹿铃声声、冷极牧歌”;捧着鲍尔吉·原野的系列散文到赤峰阿鲁科尔沁草原看农牧民的新生活;循着“刘三姐”的歌声到广西宜州体验乡民们有歌相伴的甜蜜日子;怀揣阿克鸠射的《悬崖村》深入四川大凉山攀登“悬崖村”银光闪闪的钢梯;用阿来《尘埃落定》土司的“傻儿子”的视角打量川西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巨变;至此,我们再回转身跟着采访团队的脚步驻足桑植洪家关听一曲新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一场故事的盛宴,报道团队“融”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立体呈现了民族地区的山乡巨变。
这是一场有难度的采访,报道团队带着敏锐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好奇心,体察每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细节和丰富内心,他们与老百姓自由松弛的聊天,他们熟读被访作家的作品,用鲜活有力的文字感染读者,用精美的图片定格美丽乡村,用生动的视频给人视觉享受。
读者从《从时间之所中筑造永恒的故乡》看到刘亮程的文化名人效应给菜籽沟、木垒带来的巨大好处,对乡村美学的深远影响。《葫芦河畔的那些花儿》有马金莲在宁夏西海固的日常,她与农民作家杨秀琴、马文菊搭着花棉被坐在炕上聊家常、谈文学。《鹿铃声声冷极牧歌》通过白桦皮、萨满,以及神奇的动物驯鹿看到传奇民族性格里的平凡日常。《那支悠长的原野牧歌》里的鲍尔吉·原野席地而坐,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的牧民们赶着自家的牛、羊、马“转场”。《马尔康,闪耀在大地的阶梯之上》中,游客喜欢将官寨与《尘埃落定》的细节对号入座。《高擎“火把”越千年》昭觉县古里镇的“悬崖村”成就了阿克鸠射《悬崖村》,从12段218级藤梯到2556级钢梯,村民的生活像天梯一样也有质的变化。《山歌种出幸福田》中有广西文化符号“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传奇故事以及这个超级IP的发展过程。《红土地上,歌儿与爱情》让读者看到了乡村振兴与桑植民歌的改编与转型。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会长)
时代画卷中的民族乡村之美
施俊杰
湖南日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通过一篇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立体组合式融媒体报道,为读者呈现了八幅风格各异却又都饱含深情的乡土画卷。从新疆的菜籽沟村到宁夏的西海固,从广西的刘三姐故乡到内蒙古的敖鲁古雅,从四川的悬崖村到内蒙古赤峰的草原,再到湖南桑植和四川马尔康,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共同组成了山乡巨变的动人图景,描绘出各民族如石榴籽一样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壮美画卷。
立意高远,视野广阔,紧扣时代脉搏。记者们深入乡村,贴近泥土,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及作品,深入探索文学与乡村的关系,通过文学的视角,来呈现民族地区村庄的发展变化。系列文章不仅具有历史纵深感,更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尽显文学原乡的魅力。刘亮程笔下的乡村是中国人的祖地,是心灵的归宿,即使在时代的变迁中,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依然深沉而炽热;在马金莲笔下,苦难并不能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而会成为激发人们奋斗的动力,而文学则是记录这种奋斗历程和传承乡土精神的有力工具;刘三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只有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才能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迟子建让我们了解到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命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但他们对森林和驯鹿的热爱从未改变;阿克鸠射的《悬崖村》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乡村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内蒙古赤峰的草原让我们懂得了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理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纪红建让我们了解到,湖南桑植的民歌文化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的结晶,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推广,民族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展;阿来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四川马尔康地区藏族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同时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的重要桥梁。
系列报道还体现了新闻性与文学性的完美融合,深入挖掘出作家与他们所描绘的村庄之间的牵绊,清晰地呈现出作家与乡村故土之间互相成就、双向奔赴的脉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给这些文学原乡带来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网络文艺发展中心编辑、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对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路径的探索
贺秋菊
乡村是新时代山乡巨变最鲜活的现场。《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延续了系列报道第一季的书写方式,以文学为观察入口,沿着作家笔下的民族村庄行走,讲述作家作品与新时代乡村的故事。
系列报道以新闻观察、文学书写和影像视频等融媒体方式呈现,为读者规划了一条条民族地区风土人情游览线路图。文学作为一个入口、一条线索。这其中,既有乔羽创作《刘三姐》的马安村,刘亮程创作《一个人的村庄》《本巴》的北疆昌吉州菜籽沟村,也有大兴安岭深处、迟子建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北极村,阿来创作《尘埃落定》的川西土司官寨以及鲍尔吉·原野笔下《流水似的走马》中的阿鲁科尔沁草原,马金莲创作《亲爱的人们》的西海固,阿克鸠射笔下的《悬崖村》,纪红建《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记录的桑植红土地。一幅壮族、鄂温克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在记者的笔下徐徐展开。
作家刘亮程说,“好多村庄是跟着时光在跑,自己却跑得没有样子了”。《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在文学式的行走中,重拾新闻报道的文学性,让读者感受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2013年,彝族作家阿克鸠射来到坐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古里镇山坳中的悬崖村采访,写下了报告文学《悬崖村》,让这个偏僻山村广为人知。刘亮程并非土生土长的菜籽沟村人,但如今的他,比很多村民都更熟悉这个村庄。2013年的冬天,他从生活了40年的乌鲁木齐来菜籽沟村采风,“村庄安安静静在那里,怎么看都是山水画”让他一见倾心,于是举家迁居到了菜籽沟村。过去的十年,他在这里写下了多部文学作品,“院子有一地古老的石头,都是刘亮程四处寻捡而来的。他戴上手套,把两块石板叠在一起,来回磋磨,向我们展示先民是如何把麦子磨成面粉的”,这是记者的观察和文学的记录。菜籽沟村由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变成了“一群艺术家的群落”,江格尔的传奇也随着文学、新媒体和流行音乐越传越远。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经由红军改编传唱久远,作家纪红建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还原了一段血与火的红色历史,也让这片红土地在新时代重新绽放。
《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探索了一条新时代山乡巨变书写的新路径。每一位写作者都是建构者,都应该被看见。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
深植文化之根,共绽民族之花
吴秀丽
湖南日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深耕文学原乡,用文学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报道扎根于文学原乡,借助文学叙事中的典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抽象认知,转化为对山乡巨变的真实体会。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相结合,以民族村庄的小视角,反映了新时代下乡村的“山乡巨变”。
从刘亮程笔下的菜籽沟到马金莲生活的西海固,从乔羽荡气回肠的山歌到婉转绵延的桑植民歌,从阿克鸠射刻画的“一步跨千年”到鲍吉尔·原野散文集中内蒙古草原的壮阔,从阿来执着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到迟子建笔下鄂温克人与驯鹿的一天。报道以“图+视+文”组合拳方式刻画壮丽的乡村画卷,描绘了乡村振兴政策下各民族村庄的发展。
丈量脚下大地,真实走访描绘大美中国。湖南日报社记者深入采访村庄,扎根泥土芬芳,用细腻的笔触探寻文学与乡村、时代的关系,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使系列报道更具生命力。在内蒙古根河,了解一段人与森林、驯鹿的百年传奇。在内蒙古赤峰,聆听一支悠长的原野牧歌。在湖南桑植,在《马桑树儿搭灯台》中感悟相爱无法相见的红色爱情故事。在四川凉山,面对2556级钢梯,望见悬崖村跨越式变化。在广西河池,感受《刘三姐》超级IP带来的文旅融合大发展。在新疆木垒,亲眼目睹“一个人的村庄”是如何变成“一群艺术家的村落”。
守住人民本心,民族融合温暖群众心窝。在这组系列报道中,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乡土情结、民族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字眼不断出现。各地人们借助文学、民歌、影视作品等艺术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乘上了“文化+旅游”的东风,打造了一张张独具特色的地方名片,不仅发展了当地经济,也改变了人民群众的观念,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坚持创新发展,融合报道构建传播矩阵。这组系列报道进行大胆创新,实现了“报、网、端、微、屏”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展现了8个民族面貌的沧桑巨变,民族文化的勃勃复兴,民族关系的血脉相融。有效打通各类传媒渠道和平台,实现跨媒体、跨平台传播,全网总阅读量超2.7亿次,引发了青少年阅读民族经典的热潮和人们对民族地区村庄的热情向往。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