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通讯员 王希明 白莉娟
“家里有一本土布包裹起来的医书,是红军手写的,你要好好留着。”对永州市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村民李永红来说,父亲弥留之际的这番嘱咐,始终铭刻在心。
10月上旬,记者和湖南革命军事馆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鹊峰村,寻访这本医书背后的故事。
在李永红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踏访其曾祖父生前居住的老宅。
(李永红(左)和堂兄在曾祖父老宅前展示红军战士所写的“医书”。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摄)
“以前这里有一个木制阁楼,听曾祖父说,当年红军在家里偷偷养伤的时候,就住在这个阁楼上面,外人很难发现。”走进老宅,李永红告诉记者。
如今,这栋老宅废弃已久,屋内杂草丛生,木质门窗已然破败不堪。唯有饱经岁月冲刷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显示出曾经的气派。
(红军长征时期曾收治过红军战士的李家老宅。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摄)
李永红介绍,曾祖父名叫李范儒,出生于1897年,年轻时曾游历云南,到中药房当过学徒,后回老家以治病救人为己任。1979年曾祖父去世时,李永红7岁。
在幼年记忆里,李永红听曾祖父说起过救助红军战士的往事。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蓝山县,有一位名叫“小于”(音)的红军战士受伤严重,无法再继续行军。曾祖父便将小于秘密救治在家中,用中草药帮其疗伤。小于养伤期间,曾祖父和他攀谈,感慨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许多珍贵药方恐难传承。小于见状,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帮忙将药方记录下来,造福更多百姓。于是,就在李家阁楼上,由曾祖父口述,红军战士手写,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一本医书顺利完成。
小于伤愈后便离开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旦被国民党追兵发现收留红军,一家人性命难保。”李永红说,因为这个原因,红军战士离开后,一家人便把这个秘密深埋在心底。
但小于手写的这本医书却成了李家的传家宝,也成为了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记者看到,医书用黑色棉线装订而成,尽管看上去做工不够精致、纸张也显得陈旧,但整体保存完好。翻开医书,封面内外都用报纸装订加固。仔细辨认,封面内层用的是1953年5月17日的《新湖南报》,封面外层用的是1972年5月13日的《湖南日报》。这些不同年代的报纸,无声地述说着,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这本医书一直都被郑重地珍藏着、保护着。
(红军战士所写的“医书”,记录了30多种常见病症的药方,图为关于咳嗽的药方。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摄)
医书内页,是红军战士一笔一笔记录下来的药方,繁体竖版的毛笔字体,工整流畅,历经数十年时光依然能清晰辨认。医书详细记载了伤寒、受暑、湿气、中风、风痛、咳嗽、气喘等30多种常见病症的药方,纸张的左下角,印有“天生書社代印”或“信義昌書局”字样,共计158页。
村里不少老人都知道李范儒救助红军的故事,老人告诉记者,在村里缺医少药的年代,红军手写留下的医书里记载的药方,救治了不少人。
(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全貌(航拍画面),曾经收治红军战士的青砖灰瓦的老宅已淹没在现代化小洋楼包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摄)
记者从蓝山县人武部了解到,据2017年出版的《红军长征在蓝山》一书记载,1934年至1935年,长征红军先后四批来蓝山,总人数近十万人。他们与国民党追兵一路浴血奋战,加之每天多为急行军,因而伤病员较多。1935年3月至5月,担任失散红军收容任务的红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一部,从江西突围至蓝山,打土豪、分田地,打击地主武装,成立农民游击队,前后活动两个月之久,在当地播下了革命火种。
“我叫永红,弟弟叫永旗,都是曾祖父起的名。”李永红说,曾祖父将“红旗”二字融入后辈名字,对红军的情谊可见一斑。自己作为李家后人,也将把这本“传奇医书”所凝聚的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黄晗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邓晶琎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