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最后一天,“湖南制造”又传喜讯。一台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特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湖南是一片制造业的热土。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工业创下诸多“全国第一”。近年来,在持续发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强引擎”驱动下,“湖南制造”向更高、更新、更强进阶。
【最大——盾构机】
“江海号”盾构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此次下线的国产特大直径盾构机,取名“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出厂后将参与海太长江隧道建设。
在盾构机的赛道上,总部位于湖南长沙的铁建重工,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还记得2020年9月27日,当时国产最大直径的盾构机“京华号”在铁建重工下线。
两个“大家伙”比比看。“京华号”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最大开挖直径16.07米;“江海号”整机长145米,总重量约5000吨,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前者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后者奔赴江苏建设中国最大直径、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公路盾构隧道。
【最深——深海钻机】
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金永平 摄(湖南图片库)
一头养在海底的“牛”,可以钻出231米深的孔,虽难以置信,但真实存在。
2015年,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步炎带领团队研发的“海牛I号”在3000米深的海底下钻60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2021年,“海牛Ⅱ号”下钻深度达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钻机的钻深纪录,让海底钻机装备制造与应用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2023年,“海牛Ⅲ号”项目正式启动。万步炎透露,相比“海牛Ⅱ号”,“海牛Ⅲ号”应用领域或将更广阔。目前“海牛Ⅱ号”200多米的钻探深度可以完成多金属硫化矿、富钴结壳、深海稀土、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等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任务,但要勘探一些埋藏很深的海底油气资源,这个数字还不够。“今后我想再解决这个问题,钻到500米、1000米,都是有可能的。”
【最重——起重机】
中联重科下线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企业供图
2024年9月28日,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在长沙下线。这台超级起重机主要面向陆地超大、超高风机安装研发,是行业唯一能满足185米高度风机安装的全地面起重机,其作业时相当将5米宽、12米长、160吨的重物吊到65层楼高度。
这台庞然大物是全球唯一可满足公路行驶标准的4000吨级轮式全地面起重机。它能像汽车起重机一样快速转移、长距离行驶,还能够翻山越岭,大幅提升转场和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这款超级装备实现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全产业链的高水平自主可控。
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从来不缺持续超越自我的故事。这台起重机是中联重科继2000吨级、2400吨级2次创造世界纪录后,第3次刷新世界纪录的创新产品,引领全球全地面起重机进入4000吨级的新时代。
【最高电压等级——变压器】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研发的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的1500MVA/1000kV特高压变压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用电,离不开输变电装备。由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简称衡变)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1500MVA/1000kV特高压变压器,正是湖南输变电产业的实力之作。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曾是世界性难题。2006年我国启动全球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项目——晋东南至荆门实验示范工程。彼时,全球范围内千伏级输变电技术尚无先例可循。历经17个月,衡变成功研制世界首台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多年来,衡变创造出38项世界第一、104项全国第一。
至2024年初,我国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线路达31条,衡变公司承担了27条特高压线路工程供货。衡变的变压器总产量达到1.3亿千伏安,是世界单厂产量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商。
目前,衡阳、长沙、株洲、湘潭四市共同打造湖南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高质量发展长廊,产业集群汇聚上下游企业749家,2023年实现营收2045亿元。
【最厚——齿条钢】
湖南湘钢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海上风电安装船”是我国海上风电作业走向深海的重器,其插入海底的桩腿,需经受住海啸、风暴、低温等恶劣环境考验,稳固支撑起船舶。由湘钢生产的177.8毫米特厚齿条钢,将作为桩腿撑起全球最大的35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具有超高的强度、韧性和抗撕裂、抗冲击能力,生产难度很大。
创新无止境。继177.8毫米特厚齿条钢在大国重器中“大显身手”,湘钢又研发了最大厚度210毫米、最大单重33吨特厚特重齿条钢,并获得6国船级社认证,是国内认证的最大厚度齿条钢。
【最硬——硬质合金】
株硬产品。企业供图
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的牙齿”。一块刀片或一个钻头,少了它都不行。曾几何时,我国在该领域并无话语权,需要大量进口。
多年来,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突破技术瓶颈,涌现出大量“数一数二”产品:0.01毫米全球最小直径超细微型钻头和0.01毫米极小径铣刀,能在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引领芯片制造、3C行业等高端加工应用;超过200公斤的轧辊,得到国内外大型钢企的喜爱;自主开发的钛合金加工刀具产品,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天空;高品质钻齿满足超深井钻头速提效需求,在国家“深地一号”工程中成功挺进地下一万米……
株洲崛起“硬质合金之都”,硬质合金产量在全国行业占比超四成,海外订单销售收入稳居全国第一。株洲硬质合金产业集群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曹娴 整理)
作者:曹娴 郭立亮
责编:彭可心
一审:彭可心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