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三湘时评丨节约粮食,是美德更是责任
新湖南 • 湘江评论
2024-10-26 06:41:40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前几天,笔者偶然看到一组数据:一粒米历经选种、插播、植保、收割等几十道工序,最快需要3072个小时,才能来到我们的餐桌;如果14亿人每天三顿都浪费一粒米,一年将浪费3066万公斤,可供28万人吃一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是美德,是素质,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0月14日至20日,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需要消耗粮食70多万吨、食用油9.8万吨、蔬菜192万吨、肉类23万吨……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相对充足,但在世界粮食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做好节粮减损、对粮食安全心怀敬畏须臾不可放松。

近年来,无论是职能部门开展的“光盘行动”,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都旨在引领节约粮食的社会新风尚。随着外卖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网络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防止点餐浪费,一些外卖平台还设置有“小份菜”专区。除此之外,上海、长沙等地还催生出了一种名为“剩菜盲盒”的新业态,就是餐饮店铺将临期或者因故未售出的食品,以盲盒的形式、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小程序上出售。商家的“精打细算”和“奇思妙想”,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精准匹配供需、减少资源浪费的尝试,对大众的日常消费习惯和社会心理也有潜移默化之功。

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物尽其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在长沙市望城经开区的益海嘉里湖南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水稻循环经济”新型产业模式,上演出一粒稻谷的“七十二用”——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米糠可以制取稻米油,稻米油副产品中可以提取米糠蜡、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稻壳可以燃烧发电,稻壳灰可以进一步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全产业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也为耕好大国“无形良田”写下生动注脚。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制止粮食浪费,需要不弃微末、久久为功,需要根据新情况、新挑战,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蔚然成风,我们就一定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

责编:戴蓉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