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AI创作的词曲,你听过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地迎来了AI的“闯入”,AI与音乐的碰撞是取代还是共生?10月7日,长沙学院举行2024年“文化和科技融合:音乐学科与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数十名音乐界、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共同探讨如何有效促进音乐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音乐学科与专业建设“会诊把脉”。
AI能否取代音乐人
近年来,AI在音乐创作和制作方面的应用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AI是否会取代传统音乐人的讨论也日益激烈。一部分认为,AI可以取代,因为它不仅能独立创作音乐,还能作为音乐家的辅助工具;而另一部分则观点相反,认为AI生成的音乐虽然高效,但往往缺乏真正的原创性和情感深度。
“情感模型是可以学习的,驾驭情感来做音乐创作,我认为也是指日可待。”国防科技大学原计算机学院教授熊岳山表示,音乐创作中的视频制作需要大数据赋能,所以最早在视频超算里布局的是视频超算,针对视频里面的采、编、播这些环节的技术用超算来代替人工,提高制作效率,同时,利用AI创作词曲,数字人来进行演播目前技术都已能做到。
在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唐勇强看来,虽然AI与这个传统音乐创作存在的差异,但他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创作是作曲家凭借自己的灵感情感和创造力进行主观的创作,而AI音乐的创作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客观地创作,传统音乐创作更加注重个人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情感的传递,而AI创作则更加注重效率和创新。“将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与AI创新的能力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创新特色的音乐作品。”
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李亮华则认为,在AI时代,不管是作为创作者、演奏者还是演唱者都要面临转型。他表示,在进行传统学科学习的时候,要学会使用AI来进行服务,同时,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和流派,更甚者去开发AI的音乐软件程序。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康啸表示,音乐有“娱乐”和“教育”两个功能。“真正的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助手的便利,更多的应该是对我们整个创作理念的一个改变。”康啸表示,用人工智能的各种科技手段复原各种文化,会带给大家全新的理念。
AI加持培养音乐人
科技飞速发展,文化多元不断深化,如何将科技的前沿成果和文化的深厚积淀结合,共同为音乐人才的培养服务?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湖南省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夏雄军认为,文化和科技融合要构建音乐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横向课程体系,并且要创新模块化智能化的纵向教学模式。在深知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信息技术AI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推进教学方法的跨越式发展,让教学研的一体化从纸面走向实际。此外,打造本土传统音乐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传承。
“我现在的研究对象是湖湘号子,是人们在劳动中加油鼓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不过现在很多传承人年纪大了,号子也面临失传,于是我把他们的声音记录下来,把它做成学术数据库,供现在和将来做科研及再创作使用。”在长沙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李巧伟看来,从田野采风到教学到学术论文发表,再到艺术实践搬上舞台展示,无论是运用传统手段还是科技手段,都是想将这门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让科技赋能湖南本土音乐创作,长沙学院音乐学院将瑶族民歌、苗族舞蹈、长沙弹词等湖湘音乐文化基因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整理和传承,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近两年基本以创作和理论研究人才为主,并邀请文化科技和音乐行业的专家担任导师,让学生既懂音乐,又懂科技,“逐步实施‘双导师’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为音视频产业服务。”李巧伟表示。
据长沙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寒波介绍,学校音乐学院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精准对接地方需求,着力将湖湘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音乐、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相结合。探索依托大数据技术处理音乐文化信息的采集、存储、研究乃至传播、利用,通过音乐数字平台建设,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的有机对接和融合。
作者:杨斯涵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