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食药植物不该“藏于深闺无人知”
新湖南 • 动态
2024-09-07 19:36:03

药食同源植物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备受欢迎的食材,它们不仅美味,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黄精、玉竹、薄荷、香薷、百合、山药、香橼等,都是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的药食同源植物。

在国家公布的102种药食同源物质中,绝大多数都是植物或植物产品。它们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养生、治未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有一大类具有相似作用的物质,遍布神州大地,在我国民间长期使用,这就是食药植物。

食药植物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性食材,主要作为食物利用,兼有草药的功效,但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单中。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食药植物比较普遍,也深得人心。江南一带“七头一脑”即八种春季野菜,包括 枸杞头、 荠菜头、 香椿头、 马兰头、 苜蓿头、 豌豆头、 小蒜头和 菊花脑,就是当地食药植物的典型代表。这些野菜大多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外,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马兰头亦称马兰、田边菊,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胡萝卜素、烟酸约为番茄的4倍,维生素C超过柑橘类水果,钙、钾、磷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均超过菠菜。马兰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多糖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 而不要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这句话强调了食物和营养在维持健康中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在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鼓励人们选取健康、营养的食材,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促进健康, 减少对药物的依赖。而在我国古代, 早在战国、 秦汉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些食物除了可以充饥外, 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这一理念在明代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 中得到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植物中,就有千百种食药植物。各民族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认知、鉴别、采集、栽培、管理、存储、食用、保护这些食药植物资源的知识,浩如烟海,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大多散落在民间,等待科学家们发现、研究并开发利用。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一些野生植物的物种数量和资源数量都在减少。而年青一代大多进入城镇,掌握野生食药植物知识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亟待关注,应深入研究中国的野生食药植物,抢救存于民间的食药植物传统知识。

高大鹿药是西南高山地区的一种野菜,俗称竹叶菜,无论是独龙族、傈僳族、怒族、普米族和藏族,还是白族、纳西族、彝族和汉族,都视之为山珍美味,这是各民族对这种野菜的共同认知。经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竹叶菜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优质蛋白质的理想模型。进一步研究表明,竹叶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甾体皂苷、核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降血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因此,从科学上可以证明,竹叶菜这种野生食药植物既是十分美味的山珍,又有防治疾病、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元宝枫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树种,长期以来是重要的野生食药植物。《红楼梦》里的枫露茶,便由元宝枫的叶片制作而成。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将元宝枫的果实炒熟食用,还有用它的种子榨油的传统,而它的根和枝条煮后可用作茶饮。现代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元宝枫果翅含有单宁、黄酮类物质,具有镇痛、抗凝血的功效,种子油经动物体内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树叶和树皮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而树皮的作用效果更佳。研究还发现,元宝枫种子残渣仍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且具有极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这一发现不仅对研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具有重要意义,还可将其种子残渣“变废为宝”加以综合利用。

高黎贡山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也是我国食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生长的马鹿菜(短冠刺蕊草)、胭脂果(粗梗稠李)、香果树(香叶树)、克地佬(滇藏杜英)、一朵云(独脚金鸡)、鸡刺根(大蓟)、刺脑苞(楤木)、苦凉苞(刺通草)等,极具地域特色,受到当地各族群众喜爱。但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相当有限,部分种类植物在食药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与受到较多关注的高黎贡山相比,我国其他地区的野生食药植物资源更是“藏于深闺无人知”。武陵山区的多穗柯、大兴安岭的黄瓜香、西北大漠的刺山柑、岭南丛林的山竹子、内蒙古草原的地稍瓜等等,公众偶有耳闻,对其他更多野生食药植物,以及关于它们的传统知识和文化内涵往往并不知晓。对此,建议予以重点关注和加强研究,通过驯化和繁育栽培,扩大野生食药植物的资源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食药植物的发展需要走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道路,这个过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通过林下种植、农林复合模式、生态栽培等科学生产方式,确保在发展食药植物产业的同时,促进生态建设,更好地保护环境。

对多样化的食药植物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体现,在防治慢性疾病和延缓衰老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这不仅将助力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将成为食药植物所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责编:周顺

一审:周顺

二审:段涵敏

三审:杨又华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