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陈天怡 肖清书
常德市安乡县,处于湘鄂两省四市八县的交界处,是湖南劳务输出大县,一些父母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
为了适应留守儿童特殊需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近年来,安乡教育局整合各方资源,将传统的走读模式改为寄宿制,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留守儿童与家庭联系。
不仅如此,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均衡发展。
家校互通,“数字化”牵紧儿童与父母的双手
“想孩子不?”
“怎么不想呢?但是没办法,工作不能耽误。”
6月1日,在深圳工作的安乡县村民刘丽正拿着手机收看孩子的演出,原来,早在5月中旬,学校就给每位家长发送了电子邀请函,邀请他们观看这场“特殊”的文艺晚会。
镜头前,孩子翩翩起舞;镜头外,家长陶醉其中……一幕幕精彩的视频正在以直播的形式展现在了家长的手机里。“想到爸爸妈妈在这个机器的‘另一边’看着我,我感觉好像没有那么孤单了。”学生童童告诉记者,每一次学校开直播,他都非常开心,他都会给镜头另一端的爸爸妈妈表演新学的本领。
“通过直播,我看到他在学校过得开心,我也放心了很多。”刘丽说,这些直播让他们能感受孩子的快乐,陪伴着孩子的成长。
“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手机和父母联系,然而陪伴他们的老人却面对手机无能为力,导致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孤独。”县电教仪器站长刘洋表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带上希沃移动录播走街串巷,来到各个乡村中小学,为学生家长直播。
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家校互通”,但成为常态仍然是一个难题。刘站长说,家长和学生在学校活动直播的时间很难统筹,老师也并没有很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直播,这些需要不断推进和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跨越地理界限的亲情联结,不仅记录下了学校各类活动儿童的难忘瞬间,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感,也能增强了家庭的情感联系,让远方父母看到孩子的学校表现,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专家表示。
选课进城,“数字化”让优课更优
其实,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不仅极大地惠及了学生与家长,也让老师受益匪浅。
2023年引进希沃移动录播后,安乡县教育局便开始谋划“选课进城”,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及老师的实际课堂反馈助力农村教师成长,让更多农村优秀老师被看到。
现场,老师专注地讲解着课本知识,背后的黑板写得满满当当,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整个课堂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而这一切都被记录下来,在平台上实时直播,由专家、教师在线点评。
录播主机、摄像机、麦克风……开机、放置到合适位置,一套直播录制设备就搭建完成。在教室外则只需将三个摄像头放置于不同方位,再操作控制,便可以直接进行同步转播。“老师、教研员通过扫码进入直播间,通过线上听课的方式对农村老师的课堂进行在线指导,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水平,打造更优质的课程,同时,在课后还将对后台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真实反馈课堂效果。”
刘站长说,跨校、跨县的线上课堂观摩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有时间冲突的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直播随时随地进行回看,解决教研老师的通勤费用、空间时间协调等诸多问题,便于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高效交流,互相成长。
此外,直播转播有助于减轻老师线下“被观摩”的教学压力,“一些老师会因为听课的老师多而紧张,而线上听课最大程度还原了真实的上课状态,给了老师更多的自由空间。”线上听课既可以让更多人进行观摩,也不会影响老师正常授课。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以往的送课下乡对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帮扶,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城镇老师与留守儿童无接触、融合度较差等问题,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同时也为农村教师提供了能力提升的机会。
“选课进城能让全县学校了解到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促进相互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有助于农村教师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张素卿是被“选课进城”选中的教师之一,她说,这样的直播课也给农村教师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农村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农村中学校长张勇健表示,选课进城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它打破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壁垒,让不同学校的学生也能接触到其它学校的优质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促进了农村教师积极提升教学水平,推动了城乡教育的交流与融合,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据悉,从2023年9月落实至今,选课进城已经办了多期,有不少老师从中获益,目前,选课进城以其互动性强、操作简易、稳定以及跨时空等优点受到各校长的大力支持,更广泛运用于教学教研工作,被纳入安乡县2024年教育工作计划之中。
作者:杨斯涵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