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周林熙 刘诗琪 通讯员 沈可心 肖清书
【名片】
常徕,男,苗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副教授。他扎根一线辅导员岗位22年,始终保持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是学生心中和蔼可亲的“常爹”。曾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24年,获“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人选。
【故事】
8月26日,湖南农业大学第十号教学楼北106室。一张质朴的棕色木桌上,层层叠叠堆满了教案与书籍。常徕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熟练地“雕琢”着每一份课件。
从“辅导员新人”到“大学生思政专家”,22年的辅导员生涯,常徕将自己活成了一个“多面体”。他不仅开创“艺术思政”理念,将歌曲、戏剧融入思政教育中,还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开辟了微信图文直播、数字人辅导员等新路径。
创新不止,他的思政课程有点“潮”
“常徕的课超燃!”很多同事、学生对他这样评价。作为一名《形势与政策》课程老师,常徕的激情体现在他的日常教学之中。
在常徕的电脑里,记者发现一个按年份归类排序的专属网盘,里面密密麻麻存着40多堂精品思政课PPT,随手点击进去,里面讲解文字仅不超过百字,几乎全是照片。“我喜欢通过图片去讲故事,因为讲故事才能引发学生们的共情。”常徕说,为了让课堂内容更生动,他专程跑去过国家美术馆,专门创作过歌曲,甚至还拍过纪录片。
他的“燃”课程广受好评,湖南省高校“党课开讲啦”党课比赛一等奖、湖南省新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演讲比赛一等奖,湖南省社会主义有点“潮”演讲比赛一等奖……这些荣誉并未让常徕自满,他说,“下一堂课肯定更好。”
在办公桌旁,静静地“站”着一把吉他。每当闲暇之余,他总会指尖轻拨琴弦,享受那份来自音乐的宁静与欢愉。他还对音乐创作驾轻就熟,独具创意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如今,仅是在音乐平台上,他已经拥有100多首原创思政类歌曲。
唤起大学生警惕“校园贷”危害的《画饼》,激励大学新生的《最美的序章》,勉励青年选择投身乡村振兴的《欢迎来到红星村》……目前,在某音乐平台上,常徕已经拥有2600多名粉丝。沿着这一方向,常徕还以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下了300多位大学生的青春身影。
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育人故事;每一部纪录片,都曾经让人泪流满面,常徕深刻体会到:艺术作品包含着极强的感染力,把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可行的。
同频陪伴,他用心为学生引路护航
作为一名辅导员,常徕一直与学生同频,以他们需要的方式陪伴成长。2023年,他放了个“大招”——自学人工智能知识打造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数字人辅导员。
“当时我带的2020级学生正面临就业,遇到不少问题,作为辅导员也应该为他们做一点实事。”为此,常徕开设了“就业放大招”的栏目。每天无论多忙,他都坚持录制一期新的节目,回答学生们就业遇到的各种问题,迄今已经300多期。
“从秋招时学怎么写简历、选岗位,再到现在学怎么和领导同事打交道,‘大招’带着我一步步地成长。”20级会计专业的伍昕月是“就业放大招”的忠实观众,每期都准时观看,尽管已经毕业,她还保留着在“就业放大招”学习的习惯。“八月份的一期‘同事太社会了怎么办?’,就是我遭遇的真实情况,通过常老师和‘大招’的解答,我也重新调整了心态,不再迷茫。”
让伍昕月记忆犹新的是,她毕业时给常徕发送了简短的祝福语,但常徕却回复了她一篇“小作文”,鼓励她勇敢前行。回复中,常徕这样写道:“见证你一步步成长为独立而坚韧的女性,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欣慰与骄傲。”
正是怀揣着这份深切的期许与情感,常徕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无私地倾注在了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从入学到毕业,一路陪伴,不曾缺席。他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能够继续站在一线辅导员的岗位上,用我的热情与坚持,为更多的学生引路护航,直到退休的那一天。这不仅是我的职业选择,更是我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与承诺。”
作者:杨斯涵
责编:余蓉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