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刘孝谊 彭璐
夏日炎炎,尽管是在空调房里工作,湖南省肿瘤医院主管护师韦迪依然忙得满头大汗。
“周爹爹,造口袋一开始不要剪太大,排泄物容易沾到皮肤上……”7月24日,韦迪一边嘱咐患者,一边动作娴熟地操作着。
尽管年纪不大,韦迪的阅历十分丰富,作为一名骨干,一名造口治疗师,韦迪不仅深受同事和患者喜爱,在援非期间还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展伤口治疗新理念培训及护理带教工作,牵头成立了首家塞拉利昂伤口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造口护理团队,被塞拉利昂卫生部授予“卓越贡献者”荣誉称号和“金狮奖章”。
“灼灼匠心”锻造专业技能
2014年,韦迪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投身于临床医疗,于2019年考取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资格证书。面对日益增长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以及造口患者,他钻研新技术、探索新方法,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在全省青年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荣获“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对相关专科知识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自诉获得新型敷料培训知识的途径较少。为培育更多基层专科人才,韦迪联合团队通过示范引领、结对帮扶等形式,带动更多医疗青年参与基层健康产业发展,他主动承担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的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目前已举办十四期共300余名伤口治疗师,遍布全国各地。协助基层成立伤口门诊20余家,现场查看和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形式指导处理疑难个案1000余例,极大缓解了基层患者就医难、就医贵。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是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韦迪说。对于卧床的瘫痪患者,他还会利用下班时间居家义诊,解决了行动不便患者的后顾之忧。
“过硬匠行”跑出青春加速度
作为中国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韦迪守初心、担使命,发挥医疗护理专长,为非洲人民带去健康和平安。在医疗环境恶劣的非洲,他积极采用当地社交媒体和网站开展疟疾知识科普宣讲活动,获得良好反响。
在中塞友好医院,他多方联系,牵头成立了首家塞拉利昂伤口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从伤口撒盐到伤口撒糖,改变了塞拉利昂伤口撒盐这种错误的伤口治疗理念,创新性地试用当地便宜易得的蜂蜜原浆治疗伤口,极大缓解了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刺激,促进了伤口愈合时间,而且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在非洲当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从截肢到焕发新生,一位在非洲利比里亚工作的华人,足趾挤压伤感染严重,当地医院考虑截肢,患者被紧急送到中塞友好医院。韦迪多次进行了蚕食清创和新型敷料的应用,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很快得到了控制,一个月精心的换药,成功保住了患趾。
在塞拉利昂期间,他组织开展了6次全国性的伤口治疗新进展培训班,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推动了伤口负压疗法、蛆虫疗法在当地的普及和应用,累计治疗各类疑难伤口患者1200余例,患者赠送感谢锦旗多面,并得到了塞拉利昂总统的亲切接见。
“基层匠魂”服务群众彰显仁心
新冠疫情期间,韦迪多次主动报名参与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利用自己所学,协助完成了基层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起草制定了《基层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能力评价体系》,为完善基层疫情应对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专业上,韦迪以湖南省伤口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工作,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申报专利2项,推出了科普视频《低温烫伤的处理方法》《烫伤的救护》等作品。通过理论培训、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远程医护等多种方式,为伤口造口患者建立医院-家庭-基层三位一体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患者诊疗数据医院、社区的共享,加强了转诊及远程网络会诊。
其中《智能伤口协作诊疗管理系统》和《造口伤口失禁延续护理管理平台》均在2020年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他用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及“互联网+”的理念,规范伤口诊疗流程,创新与开发临床先进技术和产品,建立“互联网+”的推广应用体系,做到了临床样本资源的网络共享,提高了伤口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他表示:“未来很长,我只想让我的技术服务更多人。”
作者:张春祥,周林熙
责编:周倜
一审:段涵敏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