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②|王芬:“奔忙”成长,护佑“一方”
新湖南 • 动态
2024-07-24 14:38:3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李静娴 禹盛文 梁辉

偌大的ICU病房里,声声作响的仪器、时时跃动的数据……安静的空间,一片繁忙。7月19日一大早,湖南省人民医院ICU(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王芬又在碎步间开始了一天的“战斗”。

口罩把面庞勒出印痕,汗水顺着发丝滑出,小小身板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样奔忙的生活,她已在这与外界“隔绝”的一方天地,度过了15年。

其实,17年前稚嫩的王芬,想不到原来这才是护士的日常。

时光回到2007年。当年8月,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小护士。

“我赶上了好时候,格外珍惜这样的好机会。”直到现在,她仍记得自己彼时内心的“雄心壮志”——要做一个出色的、能真正帮到患者的好护士。

“打打针、发发药、做好医生的好帮手”,是当初王芬对护士这个职业的理解。没想到,现实很快给初来乍到的她来了个“下马威”——

做不到“一针见血”,甚至“三连扎”失败。

于是,她开始跟着前辈学习,悉心钻研静脉注射到底该用怎样的“手法”,默默苦练技巧。虽然这只是一件在护士界“入门级”的事。

“当时的自己很迷茫,但我的岗位容不得我去拖团队的后腿,要比别人更虚心地学、更勤恳地练。”王芬说,此后她又被分在了儿科、手术室规范化培训。“这两个岗位,全方位锻炼我的工作能力。”

表面看,这些岗位只是整理内务、及时记录、清点用品、递好手术器械、配合医生,或是全程守护。

“看上去,是不是像个‘打杂的’?但这段经历,却磨砺了我身为护士所必备的基本功,以及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太宝贵了!”王芬笑了。

时光流逝间,“奔忙”,不觉间成了她工作的常态;“学习”,成了她惯有的姿态。

2009年她来到ICU工作。前期打下的扎实基本功给了她更多的底气,也激发了她对生命厚重的理解,以及“坚守”二字对于医者的深刻含义。

有一次,一名患重度药疹的患者,入科时气管切开,只能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全身皮肤状况“惨不忍睹”,医生只能给予大剂量的镇静镇痛药为他止痛……

“每换一次药,都需要6名医护通力合作2小时以上,把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王芬回忆。

还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因心肌梗死导致心肺衰竭,需紧急上ECMO,但他血管条件极差,大大增加了ECMO置入的难度,此时急需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来配合医生实施置管。

当时,王芬临危受命,与其他护士一起熟练地配合医生,确保置管的每一个环节紧密衔接,最终顺利完成ECMO置管,成功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样的场景,在ICU太多了!

ICU的工作时常与“惊险”相伴,但更多的是归于平淡的守护。这里,患者与家属相隔,仪器的“冰冷”与求生欲的“炽烈”相撞。

“如何让看似冰冷的病房多一丝温度”,这也是王芬不断思考的问题。

“芬芬,你留下来照顾我。你在,我放心。”这是一位老奶奶的肺腑之言。

彼时,这位老人刚接受肝胆手术,因腹部留置了胆道引流而转至ICU。她不会说普通话,加之没有家属的陪伴,有些躁动不安,极其不配合。

“奶奶,你想说什么?我画图、打手势都行,您家乡话我会一点,您可以说给我听……”当时,王芬想尽了法子、磨破了嘴皮子,最终慢慢撬开了老人的心,顺畅了医患之间的沟通。

“我们奔忙在百平病区,奋斗在三尺病床,把平安和健康留给患者。”王芬说,在ICU度过的时光见证太多悲欢离合,也愈加理解坚守的意义与行医的可贵。

“生命无小事,我的‘战场’在病房,却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重量。”王芬坦言,这些年自己曾经历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战役,也尝尽ICU这一方天地的忙碌与艰辛。如今,自己对何为“护士”,有了更多的认知。

“护士,是怎样的职业?”

“治愈并安抚,忙碌且艰辛,平凡却伟大。”她说。

作者:周倜 周林熙

责编:李传新

一审:段涵敏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