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也有春天——访省工艺美术大师夏延灿
新湖南 • 雕塑设计
阅读:152351
2024-07-22 22:17:11
一兜竹根、一串藤蔓、一段树桩,或静卧安化渠江的溪涧边,或悬挂四川大巴山的岩壁上,或掩埋桂林伏波山湿冷的泥土里……
对于这些,在安化山窝窝里长大的夏延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从事根雕这门手艺后,他常赴全国各地的山川秀域,寻找这些大家眼中平淡无奇的物件。它们大部分背阳生长,或缺土、乏养,或被石压、蚁蚀,有的经雷劈、火烧,顽强生存下来,年越久,质越坚,形越奇。
天巧何曾雕刻。夏延灿觉得,一个好作品,七分天然,三分雕饰。寻找、发现,构思、雕琢,直至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与灵魂。巧借自然之力,做减法,在似与不似之间,才能浑然天成。
他比较满意的作品,都是一气呵成的。人像,手目转动,顾盼生辉。鸟兽,因势象形,情态各具。木石,规整细腻,古雅剔透。可以粗狂、质朴,野趣四溢,也可以玲珑、秀气,艳妆如生。
谈到创作的过程,夏延灿感觉是一种玄妙的体验。玄妙之处就在于,一旦发现了好的素材,在构思与创造过程中,内心总是充满喜悦与期待。刀随手动,手随心动,时而平静、时而激烈,每一刀都要掌握好角度和力度。
因为这些枯木、竹根、藤蔓,也是有生命,有性格的,你得和它们对话。
监制/吴希
策划/文案 谭云东
视频/吴广
责编:吴广
一审:吴广
二审:吴希
三审:石庭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