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计划在湘招生120人!广西这所大学培养海洋“尖兵”有妙招
新湖南 • 教育
2024-06-19 22:13:4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会船舶驾驶,懂船舶设计,人工培育出珍稀的中国鲎……广西这所大学培养海洋“尖兵”有妙招。近日,记者随第三届全国党媒看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媒体团来到北部湾大学,实地探访该校如何打造服务向海经济,孕育创新应用型海洋人才。

据悉,2024年,北部湾大学计划在湖南招生120人,有理工类、文史类、文史理工、艺文艺理等4个招生科类,共涵盖66个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名额最多,拟招收10人。

(图片源自北部湾大学招生信息网)

实景模拟教学 把“海洋”搬进教室

“这就像把海洋搬进了教室!”一走进北部湾大学海运学院的航海一体化模拟仿真实验室,海浪的虚拟景象便映入眼帘,波澜起伏,如临其境。

海运学院副院长王丹介绍,北部湾大学海运学院是广西唯一拥有航海类本科专业的学院,实验室里引进了“钦北防”海景实景,配备了国内领先的触控型轮机模拟器,能模拟仿真各类船舶在不同水域的运动,是学生们提升实操能力的“得力助手”。

(航海一体化模拟仿真实验室里海航船桥模拟器,能够真实模拟现代船舶布局。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思悦 摄)

用好科技力量 守护美丽海洋

“这简直就是一个微型的海洋世界!”记者们在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标本室惊叹道,眼前中华白海豚、中国鲎等珍稀动物标本令人大开眼界。

(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标本室里,栩栩如生的中华白海豚标本。湖南日报记者 刘家璇 摄)

被誉为“蓝血活化石”的中国鲎,是一种已经存在4亿多年的古老海洋生物,体内流着罕见的流着蓝色血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确定为“濒危生物”。

为提高鲎的存活率,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经过近5年的调研,探索出一种中国鲎苗种科学放流方法,并依托自身专利技术,成功培育出6龄中国鲎幼体。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门外,醒目地张贴着“实验室有喜!”海报,宣布实验室已成功培育出中国鲎幼体。湖南日报记者 刘家璇 摄)

海洋学院院长李新正介绍,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首个海洋学院,该院拥有“广西钦南对虾科技小院”等3个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立项建设的“科技小院”,致力于建设广西海洋学科新高地。

围绕发展需求 产教协同育才

“我们从大一就开始动手操作机器了。”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机床实训室里,大一新生胡永辉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亲手制作的模型。

(在传统制造实训室,学生正在进行实操。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思悦 摄)

该学院常务副院长邓军林介绍,学院秉承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已成功与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在这一合作模式下,学院的专业教师会前往企业担任技术人员,深度参与技术研发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同时,企业也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的课程教学与建设工作。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旨在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海洋人才。

自1973年建校以来,北部湾大学始终致力于服务海洋强国和海洋强区战略,作为广西首家开设涉海专业的高等院校,不仅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广西高校无海洋专业的历史空白,更逐步发展成为培养海洋人才的重要基地。

目前,北部湾大学已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2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37名,留学生逾300人;通过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海船船员、航渔业船员及航运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

责编:刘家璇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