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邵阳学院举办第三届“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分享会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14 11:37:36

6月5日,邵阳学院第三届“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分享会在七里坪校区逸夫图书信息大楼报告厅火热开讲。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陈解,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敏丽出席活动。该校党员干部、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

本次大赛由学生工作部主办,易班发展中心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志愿者工作站承办。通过各二级学院组织的初赛,学生工作部组织的复赛,共有15位选手进入决赛。线上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达4000余人。       

“一片汪洋,活了三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险境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当初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面对着扶贫道路上的艰难困苦,我从没想过要退缩,我想尽自己的所有力量让这一切变得更好。但这一切都太快了!我才三十岁,我梦里的百坭都还没有实现,山上的枇杷树我还没有看到开花,我还没有带着乡亲们过得更好。我还没有让那泥泞之路彻底改变!我还没有、我还没有陪爸爸妈妈再吃一顿晚饭…他们在等着我啊……认识一下吧,我叫黄文秀。三十岁,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文学院分享团三名同学以情景再现演绎的“在泥泞中的黄花”,让大家真实的触及“时代楷模”黄文秀背后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余素报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绝无所悔……”随着理学与教师教育学院刘亦同学对蔡锷将军抱病亲赴前线,在川南与数倍于己的北洋军展开苦战的娓娓讲述,现场所有人都无不为蔡锷短暂而辉煌,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而共情,也为求学在蔡锷家乡这片红色故土而倍感骄傲。

15个分享团的选手们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以“小切口”折射“大情怀”,用激情昂扬的声调、结合自身学习感悟,生动鲜活地分享了自己的所学所思,诠释着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理想信念,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选手们激情澎湃的讲述、富有感染力的表现,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音乐舞蹈学院获一等奖,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获二等奖。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法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获三等奖。音乐舞蹈学院卜宇芳、文学院何曦冉老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姚馨同学表示:“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分享会,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让大家能够了解到邵阳的红色故事,明白我们青年人肩负的使命与担当,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从资料搜集、文稿打磨到舞台演绎,学生的坚持、认真和专业深深感动了我,他们真的很棒!通过这次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是一次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舞蹈学院卜宇芳老师说。

“大学以后,我毫不犹豫加入了国防教育实践营,虽然每周的训练很辛苦,但我从不后悔,加入实践营对我的意义,就像我家乡岳阳的试飞英雄张超在来时‘我知道很苦,但就是想来’的执着。每当神圣的国旗在我眼中冉冉升起时,我心中对国旗的向往愈发浓烈,于是我加入了国旗班,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护旗队员,在这一年,无论多苦多累,我都坚持走过来。我始终认为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三下乡、返家乡、云支教、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等各项志愿活动,时长累计达300余小时,我将勇敢而坚定地向着自己的‘英雄梦’踔厉前行。”药学院杨钰同学的深情分享也是所有新时代好青年的铮铮誓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自2021年起,该校紧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核心学习内容,充分挖掘邵阳本土红色资源,让大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登上大讲台变成“小先生”,面向全体新生举办专场分享。积极打造“传薪”思政工做品牌,通过开展“四史”学习分享会、展翼青年大讲堂“励志成才 报效祖国”报告会变、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分享会等,变“要我学”为“我来讲”教育模式,引导广大青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力青年大学生立志报国,挺膺担当。这样的“思政+”大学生成长成才课,已经成为邵阳学院每届新生的必修课,在一届届新青年中激励传承。

(来源:邵阳学院官网)

责编:昌小英

一审:陈仕球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