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小种子·大情怀——纪念袁隆平先生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2 16:35:54

罗佳佳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念兹在兹。袁隆平是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代表。“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立志报国研究种子

出生在二十世纪30年代的袁隆平,从小就目睹了无数民众分别、饥饿甚至死亡的场景。袁隆平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就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中度过的,这场战争使年少的袁隆平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改变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国家必须强大起来。

袁隆平也是幸运的,战乱中的他拥有读书求学的机会,这也为他日后用知识救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高中毕业后填报大学志愿时,在南京政府部门任职的父亲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19岁的袁隆平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想学农。小时候他在园艺场参观时看到的大自然的美好,卓别林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描绘,都让他对学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母亲也颇具民主思想,最终尊重了袁隆平的选择。

1949年,袁隆平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艺系。4年后,袁隆平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大学生非常珍贵的年代,国家号召应届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本可以选择大城市工作的袁隆平满怀报国之志,向学校递交了服从统一分配的决心书,最终,他被分配到湖南怀化的安江农校任教。“施肥不如勤换种”,粮食增产的途径有很多,但“好种子”最关键,培育好种子的想法就在袁隆平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攻坚破难培育种子

一是难在传统理论的束缚。当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理论禁区。传统遗传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雌同株,没有杂种优势。现实却是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验田中发现了特异稻株,根据试验推断其为天然杂交稻。他确信水稻也有杂种优势,并认定利用这一优势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途径,既然有天然杂交稻,就一定能培育成人工杂交稻。当时有学术权威嘲笑说:“搞杂交水稻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袁隆平并没有听信权威,反而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工作,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发出挑战。1964年7月5日,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他苦苦寻找的天然雄性不育株。1966年,袁隆平把初步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在论文当中,袁隆平首次成功揭露了水稻雄性不育之谜,并且还正式提出了培育杂交水稻必须走三系配套的思路,打破了“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禁区。这篇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的注意,并致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

二是难在特殊环境的羁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杂交水稻研究遭到批判。袁隆平的试验钵被砸碎,“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骗子”、“雄性不育实验搞不下去了”等舆论不绝于耳。尤其是1968年的“518”毁禾案,他的试验材料被人为捣毁,四年的心血,一千多天的努力几乎全都付诸东流,袁隆平强忍悲愤,终于在事发后的第四天找到了劫后余生的5颗秧苗,保住了最后的研究材料。面对如此打击,他坚定地说:“我搞科研为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要我放弃杂交水稻研究绝对办不到!”

三是难在自然条件的制约。湖南的气候日照时间不够,为了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进一步缩短育种时间,1968年,袁隆平提出了“南繁北育”的育种思路。他带着团队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有时还要远赴云南,寒来暑往,南北辗转,日夜奔波在不同的科研基地。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袁隆平也因此连续7个春节没有回家,都是在外面度过的。

四是难在杂交效果甚微。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最需要攻克的难关是:常规稻种因亲缘关系太近,杂交效果并不理想,必须从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身上寻找突破口。袁隆平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设想,1970年11月,助手李必湖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发现“野败”,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由此打开了研究杂交水稻最关键的一环。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创新迭代升级种子

面对西方媒体“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又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三系法”搞成了,搞“两系法”;“两系法”搞成了,又搞超级稻,并向着“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目标不断迈进。开展超级稻高产攻关的同时,袁隆平又带着团队进行耐盐碱水稻研制并朝着“亿亩荒滩变良田”的目标迈进。“吃饱饭”的问题解决后,他又把精力集中在“吃得好”和“更健康”这两方面。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后,袁隆平又马不停蹄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袁隆平一直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跳得更高”,国家粮食安全才会越牢。正是基于这样高瞻远瞩的认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不懈奋斗,在好种子的研究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躬身实践孵化种子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袁隆平也曾说:“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他对自己的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领奖前,他要特地到试验田跟超级稻告别。领完奖,他回到湖南的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年迈之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心心念念的水稻。90多岁高龄,他依然坚守在田地间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病重住院前都在海南考察海水稻试验田。病重住院期间,他每天都要问护士“今天天气怎么样”“今天气温多高”。对他来说“只有下田最快乐”。实践升华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在家里就是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从湖南到海南,从海南到云南,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袁隆平一躬身就是一辈子。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为了让中国人民有口饱饭吃,为了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坚定地扛起了粮食安全的重担,他把自己的一生浸在稻田里,把自己最美的年华、最好的精力全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以解决老百姓温饱和造福全人类为初心使命,以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精神为指引,袁隆平创造了非同一般的灿烂人生,实现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华丽转身。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委党校讲师)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