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口述立波】益阳市文联退休干部姚时珍:研究周立波40年,编了七八本书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08 08:10:47
首页头条收录

第四期:专访益阳市文联退休干部姚时珍

1、请您介绍一下自己。

姚时珍:我是1980年3月份调到益阳地区文联的,那时候我们单位只有5个人,什么事情都干。当时一来以后,就担了一个大的任务,就是为周立波的大哥周挹梅送生活费,每一个月送10块钱。

2、为什么给他大哥送钱?

姚时珍:有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周立波1928年离开家乡,跟周扬到上海去。当时,船停到了益阳的东门口,他的大哥给他拿了一担行李,走了10多里路,才走到东门口来。走到东门口,坐上小筏子,因为大船没有靠到岸边,通过小筏子再到轮船上。这样,周立波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果当时不是周立波的大哥帮忙拿了这些行李送周立波上船,周立波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是周立波自己也说的。

其次就是周立波1928年到1949年没在益阳,在做文学创作工作,在外地。他家在屋里的几亩田一直由他大哥帮着耕作,耕作起来的果实,就一直养着周立波在他家里的两个儿子。周立波一直感谢大哥,一直给他大哥钱。周立波逝世以后,就林蓝(周立波妻子)一直延续着这个情节,拿钱到文联,由文联给周立波的大哥周挹梅送钱。

这个担子就落到我身上了。所以我送钱送了七年,一直到周挹梅逝世(1987年)。

3、梨园故事是怎么来的?

1954年,周立波回到屋里来,当时看到老家山顶光秃秃的。他对乡干部说,他的《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准备拿一笔奖金买一些果树,种点果树,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1958年冬天,周立波又回到屋里来,当时他看到这些树,没有几棵存活。周立波讲,“改种桃树,栽树的时候通知我,我来参加,和你们一起栽桃树”。

第三次,到了1962年底,周立波又回到老家。他这一次回来是为了来给母亲扫墓,他又看到了种树的地方杂草丛生,这一次他的心情特别沉重。几天以后,周立波又从自己的稿费里头拿出3000块钱,买了梨树苗来,同时还请了农技师来帮忙做指导,栽上了树苗。当时,就有乡亲们在栽的树后面,邀请周立波一起拍照。大家把他推到前排中间,他不肯,直接站到后排。周立波回到北京以后,还寄了800块的到乡里来。梨树结了很多梨子,后来给乡亲们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4、您是在送钱的过程中激发了研究周立波的兴趣?

姚时珍:在送钱的过程中,我7年时间在清溪村认识了他的亲戚,认识了乡亲们,听到了不少关于周立波的故事。这样一来呢,就激发了我对周立波的研究,所以我对周立波研究有40年。我在全国各地,凡是周立波到过的地方,我尽量争取去一趟。为什么呢,我寻找他的故事、找他的足迹。我到过广州、上海、桂林。目前陆续写了不少周立波的文章,编了七八本书,我坚持写《三周日志》,坚持了20年,我就是把凡是研究周立波的好人好事、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全部在我日记里面都有。

往期链接:【口述立波】周立波堂弟周萼梅:第一次见面,印象最深是随和

【口述立波】周立波堂弟周萼梅:他拒绝特殊照顾,为的是不脱离群众

【口述立波】周立波堂弟周萼梅:别人说他是大干部,他说“我是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

【口述立波】《小溪流》创始人金振林:周立波要我去看人家吵架

【口述立波】《小溪流》创始人金振林:周立波对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的,看得很重

【口述立波】“三周”研究会老会长周宪新:周立波是一个扎根人民的好作家

策划:邢玲 曾虎

出镜:雷鸿涛

摄制:张佳伟

场记:雷美晨

出品: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周立波故居纪念馆

责编:宋姗姗

一审:张佳伟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