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甘果
近年来,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走出了11位博士、28位硕士、136位学士。走进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青山如黛,绿水潺潺,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沃野田畴,溪流欢歌,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田园画卷。
▲山水间的苏溪村
近年来,苏溪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如今的苏溪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热土。
苏溪村,一个因文化而闻名的村落。在这里,每一座老宅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条小巷都流淌着文化的气息。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挂着“博士之家”“硕士之家”牌子的家庭。这些家庭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更传承了一种崇学向善的精神。
▲博士之家授牌
“‘崇学向善,耕读传家’是我们苏溪村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就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走进挂着“博士之家”牌子的家庭,家里的老人李梦娥满脸自豪地说,苏溪村的大部分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溪村党总支部书记邹文辉介绍,近年来,苏溪村走出了11位博士、28位硕士、136位学士,这些优秀的学子们正是苏溪村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的有力证明。
在苏溪村,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家庭,更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苏溪村村两委和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定期在村里开展文艺晚会、春联义写、广场电影、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修建了苏溪文化广场、篮球场、口袋广场等文化设施,将村部办公楼公共区域改造成拥有近4000册藏书的苏溪村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3年苏溪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村民文艺联欢会
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文弢介绍,村里还通过召开屋场会、查询历史档案、走访高寿老人等方式,全方位挖掘苏溪故事,梳理编写近3万字的《苏溪志》,提炼出“好学”“尚学”“善学”的文化传统,明确苏溪“崇学向善,耕读传家”的民俗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村庄建设和村民生活。
在苏溪村,崇善向学的文化氛围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的行为举止。漫步苏溪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的民居……这些都是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营造美好家园的生动写照。
▲干净整洁的苏溪村
“苏溪村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我们不断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邹文辉介绍,近年来,苏溪村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引导村民注重家庭美德、传承优秀家风。同时,村里还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环保、助老、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崇学向善的精神在苏溪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3年苏溪村乡贤共创大会暨奖学助学大会
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一种凝聚力。近年来,苏溪村建立知名乡友名录,定期联系,引导在外乡贤返乡投资建设,激励从故土走出去的大学生、教授、企业家等回馈家乡。通过举办“乡贤共创大会”和“奖学助学大会”,苏溪村成功集聚乡贤力量,在外乡贤出资成立苏溪教育基金会,累计捐款32.88万元,为本村优秀大学生发放奖学金28.13万元。
“今年的赤松茸长势喜人,多亏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大家的辛勤付出。”在苏溪村志武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邹志武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赤松茸种植是苏溪村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成功打造了高品质、高产量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村民在采摘高山赤松茸
邹文辉表示,苏溪村将文化资源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苏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组织村民参加“源头好物 云购安化”直播
除了赤松茸种植外,近年来苏溪村支两委和工作队将村子定位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有机农业为主导,以产销创新为提升的农业发展类村庄,确立了将苏溪村打造为安化县高山优质生态农产品产销增效示范村的目标。通过“文化+特色产业”的模式,邀请相关产业的专家和本村的博士、硕士对村民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开展了办公软件和音视频处理软件培训、视频直播带货培训、种养培训、家政工作培训等,引导村民成立黄精、小籽花生、牛羊养殖等多个方向的合作社9个,修建机耕路20余公里,复垦荒田200余亩。
苏溪村还注册了“美苏溪”商标,将文化和产业完美结合。该品牌以苏溪村的特色农副产品为载体,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如村里历史悠久的白果树、古石桥,以及深厚的耕读文化等融入产品设计和包装之中。在苏溪村,“美苏溪”不仅仅是一个农副产品品牌,更是一个承载着乡村记忆和文化的符号。正因为如此,苏溪村的稻鱼米、小籽花生、茶叶等农副产品深受市场喜爱,2023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近30万元的收益。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