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师近代以来英才辈出,群星璀璨。新征程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
——办好新时代的一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通讯员 摄
罗成翼(前)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党员教育活动上领誓。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春风十里,万物蓬勃。3月28日,不少师生来到位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的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参观,细细体味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
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等情况。“总书记说,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这让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说。
以“大思政”育“大先生”
大礼堂、八班教室、冷水浴古井、自习室、阅报室、君子亭……校园里,14个红色纪念点,无数个红色历史故事,勾连起一百多年前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3月28日,记者行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革命先辈在这里求学明志、探寻真理的情景,仿佛跃然眼前……
“红色”是湖南一师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校史是湖南一师最生动的教材,红色传统是湖南一师最强大的育人基因。“总书记对学校的红色历史尤其感兴趣,看得格外认真。”罗成翼说。
近年来,学校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构建了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课程体系,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毛泽东经典著作选读”“红色舞蹈作品赏析”等11门“红色”金课,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从青年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游学的起点——宁乡市夏铎铺镇石仑关出发,在宁乡湘都生态农业园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在云山书院、密印寺与红色历史对话,入安化梅城镇、桃江张子清纪念馆感悟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驻足益阳龙洲书院领略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这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也是一场不忘初心再出发。学校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相结合,每年组织10余支队伍“追寻伟人足迹,重走游学路”,让学生继承伟人精神,铸造红色底色。
以舞为媒、取材于湖南第一师范旧址第八班教室的舞蹈《八班教室》由师生编演,精彩诠释了湖南一师精神,曾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这也是自1998年“荷花奖”举办以来湖南省获得的唯一金奖。从《革命学子洒热血》到《守望》,从《东方觉醒——知耻》到《村里来了个师范生》,一件件文艺作品赓续红色血脉,续写着新时代一师学子的诗与远方,成为学校铸造师魂底色的重要手段。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漫步学校东方红校区,第一师范“红墙”熠熠生辉。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李达、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段德昌……“红墙”展陈的100名一师知名师生,个个彪炳史册,镌刻着一师的无上荣光。怀中楼、润寰楼、特立楼,润之广场、东方红广场,弼时路、维汉路……红色地标、红色元素,已然建构起一所熏陶红色师魂的精神磁场。
“总书记说‘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为我们以‘大思政’育‘大先生’、以‘红色校史’铸‘红色师魂’指明了方向。”罗成翼说,学校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校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场馆育人、红色课程育人、红色学术育人,把大思政课抓好、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学校办得更好。
以“大格局”育“栋梁材”
1950年,毛泽东同志深情地回忆:“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并亲笔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寄托了毛泽东同志对母校的深情眷恋和办好一师的殷切期望。
一走进学校大厅,两侧墙壁上书写的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格外醒目。“一走进来,总书记就被这些所吸引,驻足认真观看,还和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罗成翼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1903年,城南书院更名为湖南师范馆,开办现代师范教育,也开启了湖南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据统计,一师师生载入《辞海》者有50余人,成为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驱和典范。“回望历史,总书记十分感慨地说,‘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罗成翼对此印象深刻。
罗成翼认为,当时之所以出现人才鼎盛的辉煌,背后蕴藏着三个至关重要的人才培养“精神密码”:把握人才培养这一生命线,以高目标引领人才培养方向;坚守为时代育人的担当使命,以高视野打开人才培养格局;践行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以高标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那时候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配备都是很开放的,老师既有学贯中西的杨昌济,也有老学究袁仲谦,还有国外的知名学者。那时候老师要求很严格,学生很忙,交流讨论形式的作业是非常多的,这对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办好一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罗成翼说。
如何办好办强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要做强,中学教师教育要拓展。”罗成翼介绍,学校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师范院校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守师范主责主业,积极拓展师范教育新的增长点与生存空间,开设了化学、物理等12个中学师范教育专业,实现了中学主要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2021年,学校开始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音乐)等三个方向已经连续两届招生。
既坚持师范主业培养“大先生”,又积极服务信息产业培养“大工匠”“大实业家”。在该校东方红校区,明媚春光下,已破土动工的实验实训大楼工地一片火热。今年11月,这栋大楼将竣工投入使用,为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再添助力。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开放办学,因地制宜地开办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微电子等新工科专业,以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强化师范类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供学科专业支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百年前,我们是师范教育的‘领跑者’,现在我们是对标一流师范大学实力的‘追赶者’。”罗成翼表示,新时代一师一定高举师范旗帜,紧跟时代步伐,拓宽办学思路,延伸服务链条,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格局来办好一师,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栋梁材,贡献更多一师力量。
作者:余蓉
责编:欧阳伶亚
一审:谭思敏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