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刘茂松:关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初步研究①
新湖南 • 资讯
2024-03-08 17:56:54

刘茂松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1月3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主要理论观点,这意味着党中央将以更大决心推动以智能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基于此,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筑我国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正全力打造中部地区健康医疗数字产业示范区。 通讯员 摄)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今天,人类社会正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科学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着生产方式转变,新质生产力正是科技加速演进推动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1.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终极成果

以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其“新”主要体现在新形式如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关键主要是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三大特点:一是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兴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新兴领域主要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着力培育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即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推动着未来产业的诞生和成长,也有赖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培育,进而形成新生产力。三是新质生产力是新供给与新需求平衡的先进生产力。依靠新科技创新,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 生产力三要素在高新科技作用下获得优化组合

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一是劳动者高新科技化。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重要生产力。当数据成为劳动对象、算法成为劳动工具时,劳动者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能够操作、控制、维护数字技术和设备,成为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劳动者的标配。二是劳动对象高新科技化。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体现为传统劳动对象的高新技术化,出现了新材料、新能源、数据等新的劳动对象。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数据驱动等领域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可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效能。三是劳动资料高新科技化。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是劳动工具数智化,出现工业化和数智化融合发展,劳动工具具有虚拟与真实交织共在性,既包括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现代计算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电子信息设备设施和各种通信工具等通用性设备,还包括适用于不同领域、行业和群体的商业软件、硬件设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 新质生产力总体上代表着社会生产力质的跃升

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核:一是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刻体现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规律性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孕育先进生产力。二是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能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三是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

责编:马俊达

一审:马俊达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